星.月.書.吧Ww8⊙c○m一個成人可以通過處於兒童地位上進行活動來代替兒童,但也可以通過微妙地把他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兒童來代替兒童。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不再是兒童在行動,而是成人借助兒童在行動。
夏爾科通過在他著名的精神病醫院裏所進行的實驗研究證明,通過催眠術可以替換癔病患者的人格,這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的實驗似乎削弱了以前被當作是人性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即人是自己行為的主人的觀念。但是,夏爾科從實驗中證實,這種強烈的暗示也可以給予被試者,使他失去自己的人格,接受催眠師的人格。
這些實驗,雖然數量有限和僅在診所裏進行,但為新的研究和發現,例如論述分裂人格、潛意識、升華的心理狀態開創了道路。
在童年期當兒童開始意識到自我,他的感官處於一種創造性的狀態時,他特別容易受到暗示。在這個時期,成人能夠悄悄地潛入兒童之中,用他的意誌激發兒童的意誌,使兒童產生變化。
在我們的學校裏,我們發現,如果我們過分熱情或者用誇張的動作給兒童示範如何做某些事情的話,兒童自我思維和判斷的能力就會受到壓抑。可以這樣說,這種活動跟應該支配自己的兒童的自我分離,而由另一個自我繼續下去,雖然這個自我更強有力,但它並不屬於兒童。這個外來的自我有力量剝奪兒童自己的不成熟的活動手段。通常成人並不願意這樣做。雖然他能夠通過所謂催眠的暗示支配兒童,但他並不希望,以至不知道他在這樣做,甚至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影響的存在。
在這方麵我個人碰到的一些例子可能是很有趣的。我曾經看到一個2歲左右的兒童把一雙髒鞋子放在白床單上。我沒有多加思考就衝過去拿起鞋子,把它們放在房間角落裏,並說:“它們是髒的”。然後,我用手把床單上放過鞋子的地方撣了撣。自這件事之後,這個小家夥無論何時隻要看到鞋子就會奔過去說:“它們是髒的”。然後他又會走到床邊,把手按在床上,似乎在把它弄幹淨,雖然鞋子並沒有在床上放過。
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天,一位年輕婦女收到一個包裹。她對這件禮物表示很高興,打開後發現盒子裏有一塊絲手帕,就把這塊手帕給了她的小女兒,還有一隻喇叭,她就放到嘴上吹起來。這個小孩高興地叫起來:“音樂!”隔了一段時間以後,隻要這個小孩碰到一塊布,就會微笑著說:“音樂!”
成人的禁令很容易對兒童的活動產生一種約束力,但在刺激兒童的反應時,這些禁令並沒有如此顯著的作用。這種約束性的影響主要來自有教養的和善於自我約束的成人,尤其是來自那些文雅的保姆。有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4歲左右的小女孩單獨跟她外祖母住在鄉村莊園裏。這小女孩顯然想打開花園裏人造噴泉的龍頭,以便能看到噴水。但正當她要這樣做時,突然把手縮回來了。她的外祖母鼓勵她開龍頭,但這小孩回答說:“不,我的保姆不喜歡這樣。”於是這位外祖母試圖說服她,對她說我允許這樣做。一想到能看到噴水,這個小孩既高興又滿意地笑了起來。她伸出了手,但是並沒有開龍頭,又把手縮了回來。並不在場的保姆的禁令比就在這個小孩身邊的外祖母的邀請具有更大的約束力。
有點類似的一個例子是有關一個稍大一些的孩子,他是個7歲左右的男孩。當他坐著並看著遠處吸引他的某種東西時,他站起來準備朝那個東西走去,但是,他又退回來,坐了下來,似乎他由於無法克服的意誌動搖而感到痛苦。誰是阻止他起步的“主人”呢?沒有人知道,因為這種記憶甚至在兒童的心靈中也已蕩然無存。
熱愛環境
兒童對暗示的敏感性可以理解是一種內在敏感性的擴張,而內在敏感性能幫助兒童心理的發展,並可以稱之為“對環境的熱愛”。兒童是一個熱情的觀察者,他特別容易被成人的行為所吸引,進而模仿它們。在這方麵,成人可能有一種使命。他可能是對兒童行為的一種鼓舞,是一本打開的書,通過這本書兒童可以學會如何指導他自己的活動。但是,如果成人要提供正確的指導,他就必須始終平靜地和慢慢地行動,這樣,正在注視著他的兒童就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行為的所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