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征伐(2 / 2)

朱塵在當塗修整了一天,二十二日,即以當塗為據點進攻慈湖,打算一鼓作氣攻到建康。好在慈湖守將王啟巢經驗豐富,早有準備,帶領全城將士百姓拚死反抗,抵擋攻勢,拖了足足三天。二十五日傍晚,老將羊華帶五千輕騎在朱塵背後偷襲,截斷補給。二十八日,朱塵因糧草不濟,退回當塗。建康燃眉之急暫解。

聞此訊息,朝野震動,武帝震怒。軍書連下十二封催蕭勃然進京救駕,卻在半個月後,收到了滁州兵變、蕭勃然已自立為勃王的消息。武帝氣得昏厥,下不了床,隻得把京城軍務交給晉安王蕭時然,同時發詔書命天下諸王進京救君父。晉安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急中生智,大開牢獄,將在押犯人全部放出,倉促編為行伍,令他們守衛家國,戴罪立功。

蕭勃然自立、建康城危急的消息,在傳遍大梁國境內的同時,也終於傳到了北伐前線。蕭昭然聽說蕭勃然竟然趁亂自立,不顧父親和兄弟的性命,當即氣得掀桌子摔凳子。大將軍蕭明然不說話,也不發火,隻默默展開地圖,迅速擘畫部署,決定放棄北伐,立即帶軍隊回救建康。

然而出乎蕭明然意料的是,蕭昭然竟反對放棄北伐。

“朱塵不過八千人馬,此時鬧事,必是為了圍魏救趙。如果咱們舉軍回都,我們三年聚糧的努力和半年來攻伐的成果就會付諸東流。拓跋有了喘息之機,必定會重新部署,加固城防,恐怕百年內都再難有這麼好的機會。收複失地,北定中原,可是兩百年的夙願,怎能說放棄就放棄?再說父皇有那麼多皇子皇孫,其中有封地、有職守的便有七大王爺,哪怕有五分之三進京勤王都可保建康無事,不差我們這一支。”

蕭明然明白蕭昭然的意思,但是他的看法不同:“為人子者,父有難,怎能貪功而不顧?即便我們攻下洛陽,建康也賴各王子合力守住了,天下人到時會怎樣看待殿下?陛下會怎樣看待殿下?連親生父親、親生弟弟都不顧的人,誰敢奉其為主?誰願為其效力?統一之事,恐怕更難。”

蕭昭然明白他是為自己的聲譽考慮,但他早已將毀譽置之度外。被罵又怎樣?亂世梟雄,結果就是一切。

“此事我早有計劃。等我們打到洛陽,我就奉你為拓跋大汗,以殺淫婦、續正統的名義送你進洛陽。等你做了拓跋大汗,我們兩國就休戰和談,恢複貿易。等父皇去了,我登基坐了皇帝,我們就把兩個國家合二為一,在新的繼承人出現之前,暫時恢複周公、召公共和而治的製度。”說到這裏,蕭昭然還露出了個別有深意的微笑,“那個過渡時期的新國號,我看就叫‘昭明’,你覺得怎樣?”

蕭明然嘴上不說話,兩頰上卻不自然地染了紅,心裏也已湧上一股暖流。他知道,他和蕭昭然之間不會有繼承人。這個“昭明”,就是蕭昭然送給他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