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蓮花台上愛 (6)(2 / 3)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日益發達,人類也逐漸發現了越來越多關於人體的奧秘:除了人腦,幾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替換,而人腦的神秘便在於它是控製著人類思維、情感的終極器官。

但建立在思考基礎上的理性,與發自本能的情感之間的鬥爭持續至今,而“多巴胺”的發現也許可以讓爭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這種人腦分泌的可以使人“上癮”的物質,真的可以控製愛情嗎?

人類真的能於某天清晨,相約飲下盛在藍色水晶瓶裏的藥水,它的名字叫做“多巴胺”,從那以後,兩人便可相愛矢誌不渝、永生相守?

如此神奇的多巴胺在醫學上也有應用,主要是利用鹽酸多巴胺這種藥物來幫助心髒病人升血壓,或者用它來搶救休克病人。這種藥物對病人可以起到興奮作用,它由化學製劑合成,性質與人體自然分泌的類似,但是不能隨便注射。

而關於愛情和多巴胺的關係,是大腦內部的反應。大腦是最嚴密的係統,就像是個巨大的機器工廠,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它的簡寫為DA。神經遞質的功能主要是負責情緒等大腦信息的傳遞。因為神經細胞就好像一個個球,但是它們並不是連在一起的,所以,當一個神經細胞內的信息要傳給另一個神經細胞的時候就像搬家一樣,多巴胺就好比搬家公司的搬家車,把這個神經細胞內的信息傳遞到其他神經細胞。

大腦的組成非常複雜,除了多巴胺,還有許多其他的神經遞質,這些遞質有不同的功能,也有一些有著相類似的功能。多巴胺主要負責傳遞興奮和喜悅的情感,當人們感到愉快、刺激的時候,就會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在特殊情境下,譬如,當一個人見到自己喜歡的人,體內就會產生愉悅和興奮感,從而臉紅心跳、血壓升高,這些都有著多巴胺的作用。

如此看來,多巴胺這種物質確實對人的感情起著重要的影響。

那麼,有一些人,在感情上顯得格外的激烈,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就像電影《巴黎野玫瑰》的女主角,用愛情焚毀了自己。人們一方麵崇尚這種極致愛情,同時也為這些悲劇結局感到深深惋惜,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怎麼這麼想不開呢!”可是,對於這些當事人來說,或許更多的是無奈,明知道是錯的,卻走不出來,對於這種情況,可能就不是簡單的心理疏導可以解決的問題,要知道,在科學家的眼裏,這是生理上的問題。

根據一些醫生的觀點,當人體多巴胺功能異常的時候,人體會出現衝動控製障礙。比如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的時候,看見一個女人看了自己一眼,就覺得那個女人喜歡自己,然後一直陷入這樣的幻想之中;有的人,追求別人遭到拒絕後還一而再再而三去騷擾;更有甚者,因為失戀去自殺、殺人乃至做出報複社會的事,這些可能都是屬於疾病範疇。由於多巴胺功能亢進,導致神經係統疾病,患者從而無法控製自己的行為。

科學,是人類發展的動力,但將它與感情聯係到一起的時候,總覺得實在沒趣兒。然而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樣沒趣兒的科學,確實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

哲學之愛

遠在百裏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裏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淨溫柔的一角。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科學家眼中,“愛”這種感情是人類的一種生理反應,但在哲學家眼中,愛是心靈的真實表現,這一點和禪宗有相近之處。

關於愛,蘇格拉底和他的弟子柏拉圖之間曾經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