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甚麼意思,娶也不曾娶的,我倒吃他搶白了這一場,又吃這一跌,我更待幹罷!(詩雲)隻為洞房花燭惹心焦,險被金榜擂槌打斷腰。(羅、搽旦詩雲)這也是你李家大戶無緣法,非關是我女兒忒煞會妝麼。(同下)
【賞析】
元雜劇《秋胡戲妻》是借用民間傳說題材,結合元代社會現實而再創造的一部優秀作品。劇情梗概是:魯國秋胡與羅大戶之女梅英新婚三日,就被抓去當兵,夫妻依依惜別(第一折離別)。秋胡一去十年杳無音訊。梅英在家辛勤勞動,奉養婆婆。財主李大戶以逼債手段,要羅大戶把女兒改嫁給他,羅貪圖財禮而應允,並誑騙梅英的婆婆接了定禮後,就與李領著人來迎娶,梅英寧死不從,大鬧一場,指斥父母。痛罵李大戶,把他推倒在地,脫身而去(第二折拒婚)。秋胡因立功,加官中大夫,請假還家探親。路過桑園,正遇梅英采桑,夫妻已不相識,秋胡竟無恥地上前調戲,梅英機智勇敢地擺脫了他的糾纏將他痛罵一場(第三折戲妻)。秋胡到家問過母親,才知采桑女子就是自己妻子。梅英歸來見調戲自己的那男人就是秋胡,十分氣憤和傷心,當即一再追問他調戲人家婦女的醜行,秋胡死不認賬,梅英堅決要和他離婚。此時李大戶和梅英父母又帶人上門來搶親。李大戶被秋胡拿住送官府治罪,梅英父母無臉相見而借故溜走。婆婆見梅英不認丈夫,急得要尋死,梅英無奈,才與秋胡相認了(第四折團圓)。
全劇通過梅英與李大戶、羅大戶、秋胡等人的矛盾衝突,熱情讚美了下層勞動婦女的美好品格和勇於反抗的鬥爭精神,辛辣諷刺了統治階級的無恥行徑和醜惡靈魂,有力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現象。
本劇既合於生活真實,又富於藝術趣味,喜劇衝突尖銳,情節發展自然,生活氣息濃厚,環境描寫和心理刻畫自然真切,語言本色精練,曲詞明麗流暢。
全劇最突出的成就還是成功地塑造了羅梅英這一人物形象。她勤勞、善良、忠貞、孝順,而又堅韌、倔強,潑辣、勇敢,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靈魂光彩照人。羅梅英是元雜劇中不多見到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堪稱性格鮮明生動而真實豐滿的典型。
第二折寫梅英堅決拒絕李大戶羅大戶的逼婚,勇敢地和他們鬥爭的經過,表現了她忠於愛情、堅持操守的品格和勇於反抗的鬥爭精神。
本折可分為三場來看。第一場演李大戶羅大戶合謀,企圖逼迫梅英改嫁。依財仗勢的李大戶以逼債手段,要羅把女兒嫁給他。他先是造謠,繼而威脅,最後利誘,為達到無恥目的而用盡手段。破落財主羅大戶麵對李的威脅利誘,為了花紅、羊酒、財禮錢,當場便答應了,隨後便跑到魯家,誑騙魯母喝肯酒、接紅定。兩個淨扮的反麵角色,一個好色而強娶有夫之婦,一個貪財而出賣已嫁之女,充分暴露了地主階級的醜惡。
第二場通過梅英獨自傷歎,婆媳對話家常,揭示梅英內心的苦悶。漫長十年中,她辛勤勞動,奉養婆婆,連一點脂粉也無心無錢去買。對家庭的貧閑、生活的艱苦,她並不抱怨,但她仍有滿懷的憂愁苦悶:一是婆婆年老多病,無錢醫治,二是秋胡去無音訊,自己空閨獨守,枉稱夫妻。梅英隻能禱告天地盼婆婆早日病愈,母子、夫妻團圓。她肩負著生活的重擔,做出了無私奉獻和巨大犧牲,表現出勤勞、忠貞、孝順的可貴品質。
第三場拒婚是本折主要篇幅,寫梅英與李大戶羅大戶的激烈衝突,集中表現了梅英忠於愛情,堅持操守的品格和不甘受傳統禮教束縛,勇於反抗惡勢力欺淩壓迫的鬥爭精神。
在鬥爭中梅英立場堅定,態度鮮明,義正辭嚴,有理有力。她嚴肅地指責父親“葫蘆提沒見識!”“我既為了張郎婦,又著我做李郎妻,那裏取這般道理!”母親要求她“順父母言”,她答道:“我如今嫁的雞,一處飛,也是你爺娘家匹配!”頂得父母無言可對。梅英話中看似含有“嫁雞隨雞,從一而終”的觀念,但在這場鬥爭的特定環境中,它是作為拒絕改嫁的理由,保護自己的盾牌,對抗孝道的武器出現的,因此表現的是忠於愛情,堅持操守的品格,而不是宣揚封建貞節等為婦之道,否則就無法解釋第四折中她堅決要和丈夫離婚的行動了。
為了捍衛自己的愛情的尊嚴,她完全不受三從四德等傳統道德的束縛。聽說婆婆接了紅定,她當麵責備婆婆沒有情義,表示寧死不從。父母罵她“生忿忤逆,在爺娘麵上不依隨”,她諷刺貪羊酒財禮的父母“大古裏不曾吃那些酒食”,指斥他們“全不怕九故十親笑恥”!
梅英貧賤不能移。盡管“從早起到晚夕,上下唇並不曾沾著水米”,“那脊梁上寒噤,是捱過三冬冷,肚皮裏淒涼,是我舊忍過的饑”,為了愛情和尊嚴,她心甘情願忍受饑寒交迫的生活和繁重艱苦的勞動而毫不動遙梅英富貴不能移。羅大戶勸她改嫁以免受窮,李大戶自誇家中有錢村裏無雙時,她不屑一顧,堅定回答:“其實我便覷不上”,“我道你有銅錢,則不如抱著銅錢睡!”梅英威武不能屈。麵對父母的責罵和李大戶的糾纏,孤身一人的梅英敢罵敢打、敢反抗、敢鬥爭。“我則罵你個鬧市雲陽吃劍賊!”“把這廝劈頭劈臉潑拳捶,向前來,我可便撾撓了你這麵皮!”並把李大戶推倒,讓他“又吃這一跌”!
〔煞尾〕一曲很富於趣味,構思顯然受到漢樂府《陌上桑》的啟示。曲文中先是誇夫,想象丈夫的顯赫權勢和威儀,繼而嚇敵,預言丈夫還鄉,懲辦惡棍。人物寫得揚眉吐氣,信心十足,興致勃勃。與其說這裏使的“空城計”表現了人物“巧設疑兵”的鬥爭智慧,不如說抒發了她對光明和勝利前景滿懷樂觀主義的信念,這也是她勇於麵對重重艱難困苦而不悲觀動搖的思想支柱。從全劇結構上,它還和後來秋胡衣錦還鄉、懲辦李大戶的情節前呼後應,起了預示作用。
本折是作者全新的創造。此前的秋胡故事中,均無本折逼婚和第四折搶親的情節。作者石君寶刪去了《秋胡變文》中秋胡勝山拜師苦讀,魏國覓官立功的情節,創作了本折。這一修改別具匠心,富有深意。一、豐富了梅英的形象,更充分表現了人物的品質;二、豐富了作品的社會內容與現實意義;三、為第三折梅英與秋胡的鬥爭做了很好鋪墊;第四、它使梅英在貧困艱苦中忠於愛情、堅持操守與秋胡在富貴安樂中蛻化墮落形成鮮明對比,藝術效果強烈,並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示。
本折戲中李大戶與羅大戶之間,梅英與父母之間,梅英與婆婆之間,先後都發生了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衝突,各種矛盾衝突互相交錯、轉移、生發,大大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
這一折戲中,其他人物性格也相當鮮明,並對主角起到很好的對比映襯作用。特別是李大戶倚財仗勢、橫行無忌、庸俗下流、厚顏無恥的嘴臉,羅大戶見利忘義、泯滅天良、為虎作倀、絕情絕義的行徑,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很有代表性。
本折結構平實而嚴謹,人物語言也做到了個性鮮明。如梅英曲自理直氣壯、正氣凜然、直爽潑辣。李大戶、羅大戶二人出言同為鄙俚庸俗,但前者更顯厚顏無恥,後者多表貪吝無情,區別仍很明顯。劇中曲白本色質樸,典故極少,俗話很多,富於生活氣息和趣味。如“媳婦是壁上泥皮”,“敦葫蘆摔馬杓”,“誰有那閑錢來補笊籬”,“嫁的雞一處飛”,“不如抱著銅錢睡”等等,生動形象,通俗幽默,有的流傳至今,足以說明其生命力之長久和作者對大眾語言之熟悉。
《牆頭馬上》第三折
白樸(裴尚書上,雲)自從少俊去洛陽買花栽子回來,今經七年。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裏。且喜少俊頗有大誌,每日隻在後花園中看書,直等功名成就,方才取妻。今日是清明節令,老夫待親自上墳去,奈畏風寒。教夫人和少俊替祭祖去咱。(下)(裴舍引院公上,雲)自離洛陽,同小姐到長安七年也。得了一雙兒女。小廝兒叫做端端,女兒喚做重陽;端端六歲,重陽四歲,隻在後花園中隱藏,不曾參見父母。皆是院公伏侍,宅下人共知道。今日清明節令,父親畏風寒,我與母親郊外墳塋中祭奠去。院公在意照顧,怕老相公撞見。(院公雲)哥哥,一歲使長百歲奴。這宅中誰敢提起個李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趙盾便有災難,老漢就是靈輒扶輪;王伯當與李密疊屍。為人須為徹。休道老相公不來,便來嗬,老漢憑四方口,調三寸舌,也說將回去。我這是蒯文通李左車。哥哥,你放心,倚著我嗬,萬丈水不教泄漏了一點兒。(裴舍雲)若無疏失,回家多多賞你。(下)(正旦引端端重陽上,雲)自從跟了舍人來此嗬,早又七年光景,得了一雙兒女。過日月好疾也嗬!(唱)
【雙調新水令】數年一枕夢莊蝶,過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關山途路遠,魚雁信音絕。為甚感歎谘嗟,甚日得離書舍?
【駐馬聽】憑男子豪傑,平步上萬裏龍庭雙鳳闕;妻兒真烈,合該得五花官誥七香車。也強如帶滿頭花,向午門左右把狀元接。也強如掛拖地紅,兩頭來往交媒謝。今日個改換別,成就了一天錦繡佳風月。
(雲)我掩上這門,看有甚人來此。(院公持掃帚上,雲)哥哥祭奠去了,嫂嫂跟前回複去咱。(見科,雲)嫂嫂,舍人祭奠去了。院公特地說與嫂嫂得知。(正旦雲)院公可要在意者,則怕老相公撞將來。(院公雲)老漢有句話敢說麼。今日清明節,有甚節令酒果,把些與老漢吃飽了,隻在門首坐著,看有甚的人來。(旦與酒肉吃科,院公雲)夜來兩個小使長把牆頭上花都折壞了,今日休教出來,隻教書房中耍,則怕老相公撞見。(正旦唱)
【喬牌兒】當攔的便去攔,我把你個院公謝。想昨日被棘針都把衣袂扯,將孩兒指尖兒都撾破也。
(端端雲)妳妳,我接爹爹去來。(正旦雲)還未來哩!(唱)
【幺篇】便將毬棒兒撇,不把膽瓶藉。你哥哥,這其間未是他來時節,怎抵死的要去接?
(院公雲)我門口去吃了一瓶酒,一分節食,覺一陣昏沉。倚著湖山睡些兒咱!(端端打科)(院公雲)唬殺人也小爺爺!你耍到房裏耍去。(又睡科,重陽打科)(院公雲)小奶奶,女孩家這般劣!(又睡科,二人齊打介)(院公雲)我告你去也,快書房裏去!(裴尚書引張千上,雲)夫人共少俊祭奠去了,老夫心中悶倦,後花園內走一遭去,看孩兒做下的功課咱。(見院公雲)這老子睡著了。(做打科,院公做醒,著掃帚打科,雲)打你娘。那小廝……(做見慌科,尚書雲)這兩個小的是誰家?(端端雲)是裴家。(尚書雲)是那個裴家?(重陽雲)是裴尚書家。(院公雲)誰道不是裴尚書家花園。小弟子還不去?(重陽雲)告我爹爹妳妳說去。(院公雲)你兩個采了花木,還道告你爹爹妳妳去?跳起你公公來也,打你娘!(兩人走科,院公雲)你兩個不投前麵走,便往後頭去?(二人見旦科,雲)我兩人接爹爹去,見一老爹,問是誰家的。(正旦雲)孩兒也,我教你休出去,兀的怎了!(尚書做意科,雲)這兩個小的不是尋常之家。這老子其中有詐,我且到堂上看來。(正旦唱)
【豆葉兒】接不著你哥哥,正撞見你爺爺。魄散魂消,腸慌腹熱,手腳獐狂去不迭。相公把拄杖掂詳,院公把掃帚支吾,孩兒把衣袂掀者。
(尚書雲)咱房裏去來。(到書房。正旦掩門科)(尚書雲)更有誰家個婦人?(院公雲)這婦人折了俺花,在這房內藏來。(正旦唱)
【掛玉鉤】小業種把攏門掩上些,道不的跳天撅地十分劣。 被老相公親向園中撞見者,唬的我死臨侵地難分說。(尚書雲)拿的芙蓉亭上來。(正旦唱)氳氳的臉上羞,撲撲的心頭怯;喘似雷轟,烈似風車。
(院公雲)這婦人折了兩朵兒花,怕相公見,躲在這裏。合當饒過教家去。(正旦雲)相公可憐見,妾身是少俊的妻室。(尚書雲)誰是媒人,下了多少錢財?誰主婚來?(旦做低頭科)(尚書雲)這兩個小的是誰家?(院公雲)相公不合煩惱合歡喜。這的是不曾使一分財禮,得這等花枝般媳婦兒,一雙好兒女。合做一個大筵席,老漢買羊去,大嫂請回書房裏去者。(尚書怒科,雲)這婦人決是娼優酒肆之家!(正旦雲)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賤之人。(尚書雲)噤聲!婦人家共人淫奔,私情來往,這罪過逢赦不赦。送與官司問去,打下你下半截來。(正旦唱)
【沽美酒】本是好人家女豔冶,便待要興詞訟,發文牒,送到官司遭痛決。人心非鐵,逢赦不該赦?
【太平令】隨漢走怎說三貞九烈,勘奸情八棒十挾。誰識他歌台舞榭,甚的是茶房酒舍。相公便把賤妾、栲折、下截,並不是風塵煙月。
(尚書雲)則打這老漢,他知情。(張千雲)這個老子,從來會勾大引校(院公雲)相公,七年前舍人哥哥買花栽子時,都是這廝搬大引小,著舍人刁將來的。(張千雲)老子攀下我來也。(尚書雲)是了,敢這廝也知情?(正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