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元雜劇5(1 / 3)

(程嬰雲)事勢急了,我依舊將這孤兒抱的我家去,將我的孩兒送到太平莊上來。(詩雲)甘將自己親生子,偷換他家趙氏孤;這本程嬰義分應該得,隻可惜遺累公孫老大夫。(下)

【賞析】

就在人們剛剛為孤兒僥幸逃生而額手稱慶時,豈料屠岸賈又爆出了新殺機:隻因逃走孤兒,竟下令把全晉國“新添的小廝”都要捉來“見一個剁三劍,其中必然有趙氏孤兒,可不除了我這腹心之害?”——屠賊這一毒著,前無記載,於史無征,純然是紀君祥穎異獨慧的審美創造。它通過典型人物在典型環境中本乎心、發乎情的典型語彙,深刻揭示了以屠岸賈為代表的反動統治者“寧枉無縱”,嗜殺成性的本性,並自然地引發了戲劇進展的新機緣。因為屠賊這駭人聽聞的毒著,使趙氏孤兒乃至全國嬰兒的命運,又尖銳地提上了人們心頭。於是,熱心救孤的公孫杵臼,就順乎人心、本乎邏輯地走上劇場上了。原先史料中的公孫杵臼,本是趙朔門客:紀君祥又勇毅地對曆史作了大膽的藝術反撥,把他塑改成與趙盾同為“一殿之臣”的“中大夫”,並且善良剛正,亦遭屠賊排擠而罷職歸農,是劇中直接與屠岸賈正麵衝突的同僚對手,所以程嬰特來相求共謀救孤大事。這就壯大了正義勢力的陣線,豐富了戲劇衝突的形象係列,使舞台上矛盾著的雙方角色,既增添了強度,更增強了質感。

程嬰專為救孤而找杵臼,但因剛剛見麵就隻能含糊說道“特來相訪”而不言具體。身為“老宰輔”的杵臼,接著自然問起朝政狀況,程嬰就順理成章地敘說“屠岸賈專權”弄術、迫害賢良;雙方這才說到趙盾全家被殺的慘劇,並水到渠成地引出“孤兒”問題。使戲劇在舞台上的流程,如同生活本身一樣,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既緊湊自然,又豐姿綽約,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精醇,更耐人咀嚼,更引人回味。

杵臼初見孤兒隨即唱道:這孩兒“懷著時滅了祖宗,便長成人也則是少吉多凶”,終究“是個妨爺娘的小業種”。 表明他身為貴官,從宗法觀念和家族利益出發,對子孫的期望就是光宗耀祖、顯親揚名,因之認為這孤兒沒甚可愛,甚至也不見可憐。這就使戲劇為之一跌,促使程嬰急忙申述:“我如今將趙氏孤兒偷藏在老宰輔跟前”,也為的“要救晉國小兒之命!”僅此一句,就字字有千鈞之力,堪稱光射鬥牛,響遏行雲的曆史強音。程嬰緊接著又說:“念程嬰年近四旬有五,所生一子,未經滿月,待假妝做趙氏孤兒,等老宰輔告首與屠岸賈去,隻說程嬰藏著趙氏孤兒,把俺父子二人一處身死;老宰輔慢慢的抬舉的孤兒成人長大,與他父母報仇。”這擲地作金石之聲的英雄語言,自然感動了“忠直”熱忱的老杵臼,想到程嬰正當壯年,而自己已是七十衰翁,所以也就爽快地回應:“你自首告屠岸賈”,隻說“公孫杵臼藏著趙氏孤兒”,讓“我和你親兒一處而死,你將的趙氏孤兒抬舉成人”。從而定下了救孤“長策”,老杵臼並作了“上刀山與劍峰,斷不做有始無終”的精神準備。

專家們證明:紀君祥此劇的基本框架,導源於司馬遷《史記》。但《史記》所載古代程嬰和杵臼,是二人合謀盜劫或騙勸他人嬰兒”來假充趙氏孤兒以交付屠岸賈殺害的。在創作雜劇時,紀君祥以高超的曆史膽識和睿智的藝術匠心,改寫成中年得子(且又是惟一之子)的程嬰,毅然以自身骨肉取代趙孤而去送死,以維護正義並挽救全國嬰兒。這種常人難以做到而又是人人期望、個個敬仰的壯舉,不僅立即感動了老杵臼,而且,更加穿雲破霧的東升旭日,以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芒,蕩滌了舊史原型中為感恩報義而犧牲他人、為忠奸鬥爭而摧殘生靈的陰霾塵屑,不僅極大地完善了程嬰、杵臼二人的壯美性格,使他們成為光耀舞台、彪炳藝苑的千秋典型,而且,使整個雜劇都輝映著更激勵人心的美感效應。同時,紀君祥著意在境界和格調上,把程嬰置於杵臼之上。並讓程嬰貫穿於悲劇始終,成為解決戲劇衝突的中堅人物,這一切都表明:卓越戲劇家的紀君祥,也是先進思想家。他能以高屋建瓴的氣概,從時代的製高點上,俯察曆史流程、體察社會真諦,開掘人生寶藏;運用邁越千古的超群構思,通過對程嬰、杵臼等為正義而勇作犧牲的刻畫,凝聚起並鑄造出我們民族的壯麗品格和崇高精神,以感發人心的動人形象,使這救孤悲劇升華為正義與邪惡的生死拚搏,並從而煥發出愛民、憂民、為拯民濟世而英勇獻身的偉大光輝。中國宋朝文論家紀有功期求作家們“文不按古,匠心獨造”。此作,正是對他最好的回應,也是對後人最好的啟迪。紀君祥自辟畦徑,巧塑形象,精編劇情,善於“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昭示出悲劇藝術的美學貢獻;並以其卓越的藝術引力和藝術張力,生動地啟示人們:“美,就是性格和表現”(羅丹)。

《秋胡戲妻》第二折

石君寶(淨扮李大戶上,詩雲:)段段田苗接遠村,太公莊上弄猢猻。農家隻得鋤刨力。涼酸酒兒喝一盆。自家李大戶的便是。家中有錢財,有糧食,有田土,有金銀,有寶鈔,則少一個標標致致的老婆。單是這件,好生沒興。我在這本村裏做著個大戶,四村上下人家,都是少欠我錢鈔糧食的,倒被他笑我空有錢,無個好媳婦,怎麼吃的他過?我這村裏有一個老的,喚做羅大戶,他原是個財主有錢來,如今他窮了,問我借了些糧食,至今不曾還我。他有一個女兒,喚做梅英,盡生的十分好,嫁與秋胡為妻。如今秋胡當軍去了,十年不回來。我如今叫將那羅大戶來,則說秋胡死了,把他女兒與我做媳婦;那舊時少我四十石糧食,我也饒了他,還再與他些財禮錢;那老子是個窮漢,必然肯許。我早間著人喚他去了,這早晚敢待來也。(羅上,詩雲)人道財主叫,便是福星照;我也做過財主來,如何今日聽人叫。老漢羅大戶的便是。自從秋胡當軍去了,可早十年光景也。老漢少李大戶四十石糧食,不曾還他;今日李大戶喚我,畢竟是這樁事要緊。且去看他有甚說話?無人在此,我自過去。(見科,雲)大戶喚老漢有甚麼事?(李雲)兀那老的,我喚將你來,有樁事和你說。你的那女婿秋胡當軍去,吃豆腐瀉死了。(羅雲)誰這般說來?(李雲)我聽的人說。(羅雲)呀!似這般怎了也!(李雲)老的,你休煩惱。我問你,你這女婿死了,如今你那女兒年紀幼小,她怎麼守的那寡?你把你那女兒改嫁了我吧。(羅雲)大戶,你說的是何言語?(李雲)你若不肯,你少我四十石糧食,我官府中告下來,我就追殺你!你若把女兒與了我嗬,我的四十石糧食,都也饒了,我再下些花紅羊酒財禮錢。你意下如何?(羅雲)大戶,容咱慢慢的商議。我便肯了,則怕俺媽媽不肯。(李雲)這容易,你如今先將花紅財禮去,則要你兩個做個計較,等他接了紅定,我便牽羊擔酒,隨後來也。(羅雲)我知道。大戶,你慢慢的來,我將這紅定先去也。(做出門科,雲)我肯了,我媽媽有甚麼不肯;我如今就將紅定先交與親家母去來。(下)(李雲)那老子許了我也,愁他女兒不改嫁與我!如今將著羊酒表裏,取梅英去。待他到我家中,挖搭幫放番他,就做營生,何等有趣!正是:洞房花燭夜,金榜掛擂槌。(下)(卜兒上,雲)老身劉氏,乃是秋胡的母親。自從孩兒當軍去了,可早十年光景,音信皆無。多虧了我那媳婦兒與人家縫聯補綻,洗衣刮裳,養蠶擇繭,養活著老身。我這幾日身子不快,怎麼連不連的眼跳,不知有甚事來?且隻靜坐,聽他便了。(羅上,雲)老漢羅大戶。如今到這魯家莊上,若見了那親家母時,我自有個主意也。不要人報複,我自過去。(見科,雲)親家母,你這幾時好麼?

(卜兒雲)親家請坐,今日甚風吹的到此?(羅雲)親家母,我為令郎久不回家,我一徑的來望你,與你散悶。這裏有酒,我遞三杯。(卜兒雲)多謝親家!我那裏吃的這酒。(羅遞酒三杯科,雲)親家母吃了酒也。還有這一塊兒紅絹,與我女兒做件衣服兒。(卜兒雲)親家,這般定害你。等秋胡來家嗬,著他拜謝親家的厚意也。(接紅科,羅做摑手笑雲)了,了,了!(卜兒雲)親家,甚麼了了了?(羅雲)親家,這酒和紅都不是我的,都是本村李大戶的。恰才這三鍾酒,是肯酒;這塊紅,是紅定。秋胡已死了也,如今李大戶要娶梅英,他自家牽羊擔酒來也。我先回去。(詩雲)這是李家大戶使機謀,誰著你可將他聘禮收,不如早把梅英來改嫁,免的經官告府出場羞。(下)(卜兒雲)這老子好無禮也!他走的去了,你著我見媳婦兒嗬,我怎麼開言!媳婦兒那裏?(正旦上,雲)妾身梅英是也。自從秋胡去了,不覺十年光景;我與人家擔好水換惡水,養活著俺妳妳。這幾日我妳妳身子有些不快,我恰才在蠶房中來,我可看妳妳去咱。秋胡也,知你幾時還家也嗬!(唱)

【正宮端正好】想著俺隻一夜短恩情,空歎了千萬聲長籲氣,枉教人道村裏夫妻。撇下個壽高娘,又被著疾病纏身體,他每日家則是臥枕著床睡。

(雲)有人道:“梅英也,請一個太醫看治你那妳妳。”你可怕不說的是也。(唱)

【滾繡球】怕不待要請太醫看脈息,著甚麼做藥錢調治?赤緊的當村裏都是些打當的牙槌。我這幾日告天地:願他的子母每早些兒歡會。常言道,媳婦是壁上泥皮。則願的白頭娘,早晚遲疾可;(帶雲)天嗬!(唱)則俺那青春子,何年可便甚日回?信斷音希

(見卜兒科,雲)妳妳,吃些粥兒波。(卜兒雲)媳婦兒,可則一件,雖然秋胡不在家,你是個年小的女娘家,你可梳一梳頭,等那貨郎兒過來,你買些胭脂粉搽搽臉,你也打扮打扮;似這般蓬頭垢麵,著人家笑你也。(正旦唱)

【呆骨朵】妳妳道,你婦人家穿一套兒新衣袂,我可也直恁般不識一個好弱也那高低。(帶雲)秋胡嗬!(唱)他去了那五載十年,阻隔著那千山萬水。早則俺那婆娘家無依倚,更合著這子母每無笆壁。(卜兒雲)媳婦兒,你隻待敦葫蘆摔馬杓哩。(正旦唱)媳婦兒怎敢是敦葫蘆摔馬杓。(雲)妳妳道,等貨郎兒過來,買些胭脂粉搽搽。我梅英道,秋胡去了十年,穿的無,吃的無。(唱)妳妳也,誰有那閑錢來補笊籬!

(李大戶同羅、搽旦領鼓樂上,李雲)我如今娶媳婦兒去來!洞房花燭夜;金榜掛擂槌。(正旦雲)妳妳門首吹打響。敢是賽牛王社的?待你媳婦看一看咱。(卜兒雲)媳婦兒,你看去波。(正旦做出門見科,雲)我道是誰,原來是爹爹和媽媽。你那裏去來?(羅雲)與你招女婿來。(正旦雲)爹爹,與誰招女婿?(羅雲)與你招女婿。(正旦雲)是甚麼言語,與我招女婿!(唱)

【倘秀才】你將著羊酒嗬,領著一夥鼓笛。我今日有丈夫嗬。你怎麼又招與我個女婿?更則道你莊家每葫蘆提沒見識。(羅雲)孩兒,秋胡死了也。如今李大戶要娶你哩。(正旦唱)我既為了張郎婦,又著我做李郎妻,那裏取這般道理!

(搽旦雲)孩兒也,可不道順父母言呼為大孝。你嫁了他也罷。(正旦唱)

【滾繡球】我如今嫁的雞,一處飛,也是你爺娘家匹配,貧和富是您孩兒裙帶頭衣食。從早起,到晚夕,上下唇並不曾粘著水米,甚的是足食豐衣?則我那脊梁上寒噤,是捱過這三冬冷;肚皮裏淒涼,是我舊忍過的饑。休想遒半點兒差遲。

(羅雲)你休隻管鬧,你家婆婆接了紅定也。(正旦雲)有這等事?我問俺妳妳去。(見卜兒科,雲)妳妳,想秋胡去了十年光景,我與人家擔好水換惡水,養活著妳妳。你怎麼把梅英又嫁與別人?要我這性命做什麼?我不如尋個死去罷!(卜兒雲)媳婦兒,這也不幹我事,是你父親強揣與我紅定,是他賣了你也。(卜兒做哭科。正旦唱)

【脫布衫】他那裏哭哭啼啼,我這裏切切悲悲。(做出門科,唱)爹爹也,全不怕九故十親笑恥。(羅雲)我待和你婆婆平分財禮錢哩。(正旦唱)則待要停分了兩下的財禮。(羅雲)孩兒也,你嫁了他,等我也落得他些酒肉吃。(正旦唱)

【醉太平】爹爹也,大古裏不曾吃那些酒食。(搽旦雲)孩兒,俺也要做個筵席哩。(正旦唱)妳妳也,隻恁般好做那筵席。(李雲)小娘子不要多言,你看我這個模樣,可也不醜。(做嘴臉,被正旦打科,唱)把這廝劈頭劈臉潑拳捶,向前來,我可便撾撓了你這麵皮。(帶雲)這等清平世界,浪蕩乾坤,(唱)你怎敢把良人家婦女公調戲!(做見卜兒科,唱)哎呀!這是明明的欺負俺高堂老母無存濟。(羅雲)嚷這許多做甚麼?你這生忿忤逆的小賤人!(正旦唱)倒罵我做生忿忤逆,在爺娘麵上不依隨。爹爹也,你可便隻恁般下的?

(李雲)兀那小娘子,你休鬧,我也不辱沒著你。豈不聞鸞凰隻許鸞凰配,鴛鴦隻許鴛鴦對。(正旦唱)

【叨叨令】你道是鸞凰則許鸞凰配,鴛鴦則許鴛鴦對,莊家做盡莊家勢。(鼓樂響,正旦做怒科,雲)你等還不去嗬,(唱)留著你那村裏鼓兒則向村裏擂。(李雲)小娘子,你靠前來。似我這般有銅錢的,村裏再沒兩個。(正旦唱)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我道你有銅錢,則不如抱著銅錢睡!

(羅雲)兀那小賤人,比及你受窮,不如嫁了李大戶,也得個好日子。(正旦唱)

【煞尾】爹爹也,怎使這洞房花燭拖刀計?(李雲)我這模樣,可也不醜。(正旦唱)我則罵你鬧市雲陽吃劍賊,牛 表牛筋是你親戚,大戶鄉頭是你相識。哎!不曉事莊家甚官位?這時分俺男兒在那裏:他或是皂蓋雕輪繡幕圍,玉轡金鞍駿馬騎,兩行公人排列齊,水罐銀盆擺的直,鬥來大黃金肘後隨,箔來大元戎帥字旗;回想他親娘今年七十歲,早來到土長根生舊鄉地,恁時節母子夫妻得完備,我說你個驢馬村夫為仇氣,那一個日頭兒知他是近的誰,狼虎般公人每拿下伊。(帶雲)他道:誰迤逗俺渾家來?誰欺俺母親來?(做推李倒科,唱)我可也不道輕輕的便素放了你。(同卜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