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撥棹】賽靈輒,蒯文通,李左車;都不似季布喉舌,王伯當屍疊。更做道向人處無過背說,是和非須辯別。
(尚書雲)喚的夫人和少俊來者。(夫人裴舍上,見科)(尚書雲)你與孩兒通同作弊,亂我家法。(夫人雲)老相公,我可怎生知道?(尚書雲)這的是你後園中七年做下功課。我送到官司,依律施行者。(裴舍雲)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為一婦人,受官司淩辱,情願寫與休書便了。告父親寬耍(正旦唱)
【七弟兄】是那些、劣懶、痛傷嗟,也時乖運蹇遭磨滅,冰清玉潔肯隨邪。怎生的拆開我連理同心結!
(尚書雲)我便似八烈扁公,俺夫人似三移孟母。都因為你個淫婦,枉壞了我少俊前程,辱沒了我裴家上祖。兀那婦人你聽者!你既為官宦人家,如何與人私奔。昔日無鹽采桑於村野,齊王車過見了,欲納為後。同車。而無鹽曰:不可,稟知父母,方可成婚;不見父母,即是私奔。呸!你比無鹽敗壞風俗。做的個男遊九郡,女嫁三夫。(正旦雲)我則是裴少俊一個。(尚書怒雲)可不道女慕貞潔。男效才良;聘則為妻,奔則為妾。你還不歸家去!(正旦雲)這姻緣也是天賜的。(尚書雲)夫人,將你頭上玉簪來你。若天賜的姻緣,問天買卦,將玉簪向石上磨做了針兒一般細。不折了,便是天賜姻緣;若折了,便歸家去也。(正旦唱)
【梅花酒】他毒腸狠切,丈夫又軟揣些些,相公又惡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蠍蜇。你不去望夫石上變化身,築墳台上立個碑碣。待教我慢撇撇,愁萬縷,悶千疊;心似醉,意如呆;眼似瞎,手如瘸;輕拈掇,慢拿撚。
【收江南】呀!叮當掂做了兩三截。有鸞膠難續玉簪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
(尚書雲)可知道玉簪折了也。你還不肯歸家去?再取一個銀壺瓶來,將著遊絲兒係住,到金井內汲水。不斷了,便是夫妻;瓶墜簪折,便歸家去。(正旦雲)可怎了也。(唱)
【雁兒落】似陷人坑千丈穴,勝滾浪千堆雪。恰才石頭上損玉簪,又教我水底撈明月。
【得勝令】冰弦斷,便情絕;銀瓶墜,永離別。把幾口兒分兩處。(尚書雲)隨你再嫁別人去。(正旦唱)誰更待雙輪碾四轍。戀酒色淫邪,那犯七出的應拚舍;享富貴豪奢,這守三從的誰似妾。
(尚書雲)既然簪折瓶墜,是天著你夫妻分離。著這賊醜生與你一紙休書,便著你歸家去。少俊,你隻今日便與我收拾琴劍書箱,上朝求官應舉去。將這一兒一女收留在我家。張千,便與我趕離了門者!(下)(裴舍與旦休書科)(正旦雲)少俊!端端!重陽!則被你痛殺我也!(唱)
【沉醉東風】夢驚破情緣萬結,路迢遙煙水千疊。常言道有親娘有後爺,無親娘無疼熱。他要送我到官司,逞盡豪傑。多謝你把一雙幼女癡兒好覷者,我待信拖拖去也。
(雲)端端、重陽兒也!你曉事些兒個,我也不能夠見你了也!(唱)
【甜水令】端端共重陽,他須是你裴家枝葉。孩兒也!啼哭的似癡呆,這須是我子母情腸廝牽廝惹,兀的不痛殺人也。
【折桂令】果然道人生最苦是離別。方信道花發風篩,月滿雲遮。誰更敢倒鳳顛鸞,撩蜂剔蠍,打草驚蛇。壞了咱牆頭上傳情簡帖,拆開咱柳陰中鶯燕蜂蝶。兒也谘嗟,女又攔截。既瓶墜簪折,咱義斷恩絕。
(張千雲)娘子,你去了罷!老相公便著我回話哩。(正旦雲)少俊,你也須送我歸家去來。(唱)
【鴛鴦煞】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唱道題柱胸襟,當壚的誌節。也是前世前緣,今生今業。少俊嗬,與你幹駕了會香車,把這個沒氣性的文君送了也!(下)
(裴舍雲)父親,你好下的也。一時間將俺夫妻子父分離,怎生是好?張千,與我收拾琴劍書箱,我就上朝取應去。一麵瞞著父親,悄悄送小姐回到家中料也不妨。(詩雲)正是石上磨玉簪,欲成中央折;井底引銀瓶,欲上絲繩絕。兩者可奈何,似我今朝別;果若有天緣,終當做瓜葛。(下)
【賞析】
在第三折中,作者讓李千金站出來與裴尚書進行正麵交鋒。當裴尚書發現李千金行蹤可疑,極力追問她的身份時,院公用盡心計進行回護,而李千金卻索性亮明自己的身份:“妾身是少俊的妻室”。裴尚書滿以為頗有大誌的兒子,每日隻在後花園中看書,直等功成名就,方才娶妻,沒料一個自天而降的兒媳婦如此現實地站在自己的對麵,他不禁勃然大怒,“誰是媒人?下了多少錢財?誰主婚來?”一套封建婚俗的現成詞句從他口中不假思索地道出。發現千金低頭不語,裴尚書更加憤怒,斥責李千金決是倡優酒肆之家。千金奮力分辯,但尚書不問青紅皂白:“送與官司問去,打下你下半截來!”此時,作為權勢人物的裴尚書蠻橫的性格已初露端倪。恰好此時少俊回來,少俊的出現對李千金無疑是個安慰,觀眾也千目貫注,希望他能站在千金一邊,沒想在嚴父威逼下,裴少俊答應休棄千金。共度七年日月的丈夫,如今不顧恩愛情義,要休掉自己的妻子,這對身處逆境的李千金來說是多麼沉重的打擊啊!千金也明白這都是那狠毒的尚書造成的。她悲痛欲絕,〔七弟兄〕一段唱詞,表現了她對命運的無可奈何,抒發了她對尚書的痛恨情感。少俊在這關鍵時刻的軟弱表現,也是舊時書生軟弱性格的典型再現。裴尚書把自己裝扮成“八烈周公”,把夫人粉飾成“三移孟母”,侮蔑千金為“淫婦”,說她壞了少俊前程,辱沒了裴家上祖。當他咄咄逼人地說千金“敗壞風俗,做的個男遊九郡,女嫁三夫”時,千金義正辭嚴地說:“我則是裴少俊一個!”表現了她與下流娼妓之間的區別,反映了她對純潔愛情的忠誠專一。道貌岸然的尚書怒不可遏,滿口倫理道德,“你還不歸家去!”強趕千金出門。李千金臨危不懼:“這姻緣也是天賜的!”在此我們可以想見,一個柔弱女子被逼到何種地步!她周圍沒有一絲希望,在萬般無奈的情境下,把希望寄托在天身上,為自己的婚姻作護。但這也難不倒老奸巨猾的裴尚書,他要夫人拿玉簪來,要千金向石上磨做了針兒。一般細,若不折,便承認是天賜姻緣,若折了便是淫奔,便趕千金回去。真是費盡心機,像這種情況,豈有不折之理!緊接著千金唱了〔梅花酒〕、〔收江南〕兩段。在舞台上,千金是邊唱邊做的。她愁腸寸斷,輕掇慢撚,為了與少俊的愛情,她不得不上了尚書的圈套。“叮當掂做了兩三截”,一根玉簪斷了,李千金慨歎自己的婚姻“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覺得自己惡緣已盡,將要永遠與少俊分離。狠毒的尚書又設一計,讓千金用遊絲兒係著銀瓶從井裏汲水,以此來徹底毀滅千金天賜良緣的想法。這純粹是將千金與少俊的姻緣往絕路上逼。連使兩計,瓶墜簪折,李千金走投無路,隻得痛別少俊與兩個孩子,返回娘家。劇情發展到此,裴尚書專斷、蠻橫、咄咄逼人的性格已發展到極致。李千金對封建勢力的大膽反抗,對愛情的專一、執著追求的性格也得到最充分的表現。
《牆頭馬上》是以唐代為曆史背景的。唐代的門閥製度相當嚴重。統治階級以及名門望族都把結婚作為一種政治行為來看待,絲毫不馬虎,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青年男女沒有選擇自己愛情婚姻的自由。許多適齡青年不能及時婚娶。裴尚書對自己兒子的婚事早有安排。這在第一折中通過李總管已做交待。他原就打算讓少俊娶千金的。隻是由於李總管宦路相左,裴少俊尚未功成名就沒有結合而已。在第三折中,作者有意安排裴尚書沒有認出李千金來,於是才發生了以上的衝突。正是因此,才顯出作者的匠心安排,否則,這場矛盾衝突將不會發生,這折戲,甚至全劇都沒有意義了。少俊和千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長已為自己定了終身,並且就是自己彼此傾心的人,所以才使衝突可能發生。由此更可見出,封建家長對兒女婚姻的專斷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子女對自己的婚事根本沒有發言權。在第三折中,由於作者的巧妙安排,才使青年男女的要求婚姻自由的思想得以充分展示,才使封建門第觀念的狠毒無情暴露無遺。這場衝突是進步意識與落後意識的拚搏,最後以落後意識暫時壓倒進步意識而告終,結局是悲劇性的。
作者在集中筆墨塑造主要人物的同時,並未忽視次要人物。尤其是院公形象的塑造,通過本折開頭的幾筆,一個活生生的院公便樹立起來。院公在劇中是個滑稽而有趣的人物。他有點誇誇其談,大意疏忽,但也很機智,並很講究恩義。這通過他的語言和行動都可顯示出來。當少俊準備到郊外祭奠前,告訴院公在意照顧千金和兩個孩子,他似胸有成竹地答複了一通:“哥哥,你放心,倚著我嗬,萬丈水不叫泄漏了一點。”當千金向他叮嚀要在意後,他也似謹慎地囑咐千金別讓兩個孩子出來,則怕老相公撞見。可是他又吃了一瓶酒,一分節食,倚著湖山睡了。這樣便給裴尚書進後花園留了一個有利的時機,太大意了!當尚書發現院公在睡大覺,打了他一下時,他誤以為是兩個孩子和他逗著玩,便順口罵道:“打你娘,那小廝!”無意中戲弄了堂堂尚書。當他從朦朧中清醒,突然看見所罵的正是裴尚書時,神情立刻慌張了。尚書問這兩個孩子是誰家的,天真幼稚的孩子主動答道是裴家的,院公馬上意識到大事不好,保守七年的秘密將要泄露,他機智地打叉:“誰道不是裴尚書家花園”,接連又企圖用打叉來蒙混過關,可愈是含糊,愈引起尚書的懷疑,直至尚書隨兩個孩子追到書房發現千金,院公還極力回護,可都沒有成功。後來尚書遷怒於他,要打他,張千又趁機為主子幫腔,落井下石。院公又恰到好處地揭露了張千,從而免了一頓毒打。劇情發展到此,院公再沒出現,但也就是在這大的矛盾還未達到高潮之前,院公的形象便活現在舞台上了。
情節合乎邏輯,馳張結合,也是本折的一個特點。全折的情節演進是單線進行的,始終圍繞著千金和尚書間的矛盾。如何讓這兩位互相對立的人物相遇。是需要縝密安排的。 本折一開始,是清明時節,少俊和母親至郊外墳塋去祭奠。通過少俊交待了時間已過七年,以及七年後的今天他與千金的現狀。祭奠前叮嚀院公,院公與千金談兩個孩子的玩耍,兩個不懂大人之事的孩子為接爹爹而出現,尚書到後花園內檢查兒子的功課,在院公大意睡覺時尚書發現兩個可疑的孩子,緊隨孩子在書房中發現千金,這一個個步逐都是合乎邏輯,也合乎生活情理的。尚書與千金的相遇,是有前邊這些情節做準備的。在全折的情節所造成的舞台氣氛是一張一弛的。一開始氣氛較輕鬆,在尚書發現端端和重陽時,便轉入緊張。張千和院公互相指責又使劇情轉入輕鬆。而當尚書正式與千金交鋒時又轉入緊張。到瓶墜簪折一節,矛盾達到高峰。當千金與少俊以及兩個孩子相別時,舞台上又出現了較輕鬆的抒情氣氛。這樣張與弛、衝突與抒情的有機結合,既利於舞台演出,又利於觀眾欣賞。
總之,人物形象的生動,性格的鮮明,情節安排的合理是本折的突出特點。但本折也有它不成功的地方,例如院公答複少俊的一段話,便文氣十足,有些不合乎院公這個下層人的身份。千金唱詞用典太多,不近通俗。
《梧桐雨》第二折
白樸(安祿山引眾將上,雲)某安祿山是也。自到漁陽,操練蕃漢人馬,精兵見有四十萬。戰將千員。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楊國忠李林甫播弄朝政;我今隻以討賊為名,起兵到長安,搶了貴妃,奪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願足。左右,軍馬齊備了麼?(眾將雲)都齊備了。(安祿山雲)著軍政司先發檄一道,說某奉密旨討楊國忠等。隨後令史思明領兵三萬,先取潼關,直抵京師,成大事如反掌耳。(眾將雲)得令。(安祿山雲)今日天晚,明日起兵。(詩雲)統精兵直指潼關,料唐家無計遮攔;單要搶貴妃一個,非專為錦繡江山。(同下)(正末引高力士,鄭觀音抱琵琶,寧王吹笛,花奴打羯鼓,黃幡綽執板,捧旦上)(正末雲)今日新秋天氣,寡人朝回無事,妃子學得霓裳羽衣舞,同往禦園中沉香亭下,閑耍一番。早來到也。你看這秋來風物,好是動人也嗬。(唱)
【中呂粉蝶兒】天淡雲閑,列長空數行征雁。禦園中夏景初殘,柳添黃,荷減翠,秋蓮脫瓣。坐近幽闌,噴清香玉簪花綻。
(帶雲)早到禦園中也。雖是小宴,倒也整齊。(唱)
【叫聲】共妃子喜開顏,等閑等閑,禦園衝列肴饌;酒注嫩鵝黃,茶點鷓鴣斑。
【醉春風】酒光泛紫金鍾,茶香浮碧玉盞。沉香亭畔晚涼多,把一搭兒親自揀、揀。粉黛濃妝,管弦齊列,綺羅相間。
(外扮使臣上,詩雲)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小官四川道差來使臣,因貴妃娘娘好啖鮮荔枝,遵奉詔旨。特來進鮮。早到朝門外了。宮宮,通報一聲,說四川使臣來進荔枝。(做報科)(正末雲)引他進來。(使臣見駕科,雲)四川道使臣進貢荔枝。(正末看科,雲)妃子,你好食此果,朕特令他及時進來。(旦雲)是好荔枝也。(正末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