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或依據不同標準將說勸劃分為多種類型。《biqime《文>網》
一、單向說勸與雙向說勸
根據說勸過程中雙方地位是否可以互換,可以將說勸分為單向說勸和雙向說勸。單向說勸是指在說勸過程中,一方為說勸者,另一方為說勸對象,其地位不能互換。如演講、報告,借用大眾傳媒的宣傳,以及不準說勸對象發言或申辯的說勸形式,均屬此類型。雙向說勸是指在說勸過程中雙方地位可以互換的說勸形式,如談判、對話、學術討論、法庭辯論等。
二、直接說勸與間接說勸
根據說勸信息是直接呈現還是間接呈現,我們可以將說勸劃分為直接說勸與間接說勸。前者采用直截了當或開門見山的方式向對象呈現說勸信息,其立場、觀點和態度明白無誤。後者常采用暗示的、婉轉的、含蓄的間接方式呈現說勸信息。
三、個別勸導與大眾宣傳
根據說勸對象的多少和所借助的媒介,可以將說勸劃分為個別勸導和大眾宣傳。個別勸導是指針對個別人或少數人,一般不借用大眾傳媒的說勸形式。個別勸導最常見的是一對一、麵對麵的說勸形式。大眾宣傳是指針對很多人或大眾,並借助大眾傳媒的說勸形式。大眾宣傳有時采用較為嚴肅的(擺事實、講道理或發布公告等)形式,有時又借用新聞報道或文化娛樂等形式。
四、口頭說勸與書麵說勸
口頭說勸是說勸者用口頭語言傳遞說勸信息,如演講、報告,電視或廣播講話,麵對麵的個別勸導或通過電話進行的個別勸導等。書麵說勸是借用書麵語言傳遞說勸信息,如文件、布告、黑板報、標語、書信、電報等。
五、利我式、利他式和互利式說勸
根據說勸的目的和利益取向,可以將說勸劃分為利我式、利他式和互利式說勸。利我式說勸是以實現說勸者單方麵利益為目的的說勸形式,在利我式說勸形式中,又可能存在多種情況:有的說勸者可能向對方描述自己的可憐處境,以換取對方的同情心,從而獲得自我利益;有的說勸者可能**裸地隻顧及自我利益而置對方利益於不顧;有的說勸者則可能表麵上聲稱照顧對方利益,實則完全隻考慮自我利益。利他式說勸是以實現說勸對象利益為目的的說勸形式,像好朋友間的說勸,就屬於這種情況。互利式說勸是以實現說勸雙方利益為目的的說勸形式,各種商貿談判中大多屬於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這三種說勸類型都是很普遍的。
六、指導型、批評型、協商型和論辯型說勸
根據說勸過程中雙方所持的姿態和地位是否平等,可以將說勸劃分為指導型、批評型、協商型和論辯型。在指導型說勸中,說勸者以教育者、指導者的姿態向對象傳遞說勸信息,而對象相對處於被動的地位,如領導者對於部屬、教師對於學生說勸常采用這一形式。在批評型說勸中,說勸者以得理不讓人的姿態對說勸對象的錯誤或不足之處進行較為激烈的攻擊,以使對象承認有錯誤或有不足之處。如西方國家一些在野黨不留情麵地批評、攻擊執政黨的情形以及領導者對犯錯誤的部屬漫加指責的情形皆屬批評型說勸。在協商型說勸中,說勸雙方均以平等的姿態同對方交換意見,其說勸氣氛是平靜的、友好的,雙方常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達成協議或共識。如在一些友好國家的外交談判中,或者在以互利為基礎的商貿談判中,經常會出現采用協商方式解決問題的情形。在論辯型說勸中,雙方站在對立的立場上,以比較強硬的姿態向對方闡明自己的觀點和論據,或者駁斥對方的觀點和論據。在論辯型說勸中,雙方有時可能會采用非理性的攻擊方式,如指責對方缺乏權威性或可靠性、論證過程缺乏邏輯性等。論辯型說勸的結果,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一是一方徹底戰勝另一方,使另一方“口服心服”;二是一方在道理或氣勢上明顯占了上風,使另一方開始妥協或退讓;三是由於論辯雙方或其中一方不能客觀地對待對方的觀點和論據,或者由於采取非理性的攻擊方式,而使雙方不歡而散,仍保持對立狀態;四是由於雙方均客觀地對待對方的立場,因而感到對方有合理之處,而自己一方也有不合理之處,從而使雙方相互補充、達成共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