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某權威專家稱,工作狂”其實是一種心理變態的表現,在各單位的中、低級管理者中比較常見。工作狂”不同於對工作有熱情的人。工作狂”一般並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們很難從工作中獲得樂趣,他們隻是拚命地工作來滿足自己的心理,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要求自己處處追求,一旦有問題或差錯出現的時候,他們就會十分羞愧和焦慮,並且不接受別人的幫助;對工作有熱情的人則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們能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坦然麵對,找出問題所在並且解決掉。他們同時也注意與上司和同事的配合、協調和溝通,人際關係比較好。調查顯示,盡管“工作狂”的工作量比對工作有熱情的人大得多,但是工作效率和質量卻遜色很多。
人的身體和心靈都是有一定的接受限度的,隻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才能讓我們遠離崩潰。適當的業餘愛好並不是什麼不務正業,它正如雞精或其他某種調味料,雖然不是主菜的主要部分,卻能改善菜色的口味。這小小的部分,卻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工作而犧牲掉自己的全部業餘愛好,實在不是什麼聰明人該有的決定。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千萬不要演變成“工作狂”這樣的病態。你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麵加以注意:
享受生活瞬間的樂趣。
忘記最喜歡的習語,例如“我之所以不停地做事,全是為了孩子、妻子以及父母生活得更好”等。
調節自己的認知。有這樣症狀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所以,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視為自己人生價值的唯一表現,注意事業與家庭之間的平衡。
要有意識地減輕工作壓力。
要注意勞逸結合。培養一些與工作不搭界的業餘愛好,在8小時之外給自己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動。
健康的生活,才能高效率地工作,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愛好。
現在很多人都愛說這樣一句話:工作著是幸福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有這種幸福的感覺呢?沒日沒夜加班,拚盡全力工作,生活就可以更好一些嗎?一路走來,你所需要承受的可能是相戀多年的女友離你而去,好友全戴上麵具,麵目全非,家人對你不冷不熱,剩下的,隻有所謂的輝煌戰果和冷冰冰的鈔票吧。
生活不能被工作塞滿,絕大部分時間被工作占據的人生是可悲的,那樣的生活也隻能成為受罪。
某權威網站做了一份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人中,以工作為生活中心占43.6%,以配偶為重心的占8.8%,而以父母為重心的僅僅占4.7%,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以往以家庭為主體的“家庭文化”已經慢慢地被一工作為重心的“工作文化”所取代,很多人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卻放棄了與家人分享快樂的機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有了這樣一個說法:太顧家的男人沒本事,所以很多男人現在回家越來越晚,可是這樣的後果是男人們又會被冠上“不顧家”的帽子。做一個男人真難!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可苦惱的,工作和家庭是可以協調好的。通常,大多數人在公司並不需要承擔多麼大的任務,每天隻要完成需要處理的任務就行了,偶爾會有聚會或者出差,但是這樣的工作強度並不會影響到和家庭的相處。認真做好手頭上的工作的同時,也要付出一部分時間來照顧家人、和朋友保持聯係、處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
有人總愛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托辭,其實這種人隻是在逃避自己作為社會角色的其他責任。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親情、友情、愛情等等,這些都比工作重要得多!
我們應當經常問問自己:你的生活重心在哪裏?如此安排,你是否真正有幸福感?
請時刻記住,工作永遠成為不了生活的全部,它也許隻是我們的一項普通興趣,也有可能隻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手段。工作永遠代替不了與親友相處的天倫之樂,工作永遠不是生活中的主角。
每天精精神神的上班,忙碌了一天,下班,不論是開車,騎車,還是坐車,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家,到超市買點蔬菜、水果,回家做點小菜,和妻子、孩子坐下來,吃吃飯,聊聊天,偶爾找一群朋友,出去吃吃喝喝再玩玩……可別讓我掙太多錢,以至於加班、加班再加班,工作可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要享受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