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正確對待睡覺與熬夜(2 / 2)

大量的醫學研究和臨床表現證明:如果睡眠時間不足或者質量不高,就會引起煩躁不安,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精神錯亂。由此可見,我們每天1/3時間睡眠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另外2/3時間內的工作和學習,因此,在我們一生中,1/3時間在睡眠,2/3的時間依靠睡眠。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名譽主委陳彥方教授曾說:睡眠疾病是身心健康的一大‘殺手’。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睡眠”更加突顯它的積極作用,希望以上介紹的四種促進睡眠的方法可以給你以幫助。雖然睡眠可以通過這些小方法來調節,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維持。

如何應對熬夜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長期以來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熬夜會嚴重傷害人們的身體,這主要是因為夜間睡眠時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前者是在黎明前一段時間分泌的,功能是保證肌肉發育和促進人體糖類代謝的功能;而後者在入睡後才產生,能起到延緩中老年衰老和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作用。所以晚上十點至淩晨六點是一天之中的最佳睡眠時間。熬夜會使身體的正常節奏發生紊亂,影響新陳代謝,對視力和腸胃等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緊張,幾乎很難再找到沒有熬過夜的人。

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我們不得不麵對熬夜這個問題。在必須熬夜的前提下,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這裏所說的自我保護主要指:一不能太晚,二要迅速補回這兩個方麵。

我們大家都很清楚熬夜的危害,這種有悖於生物鍾的行為我們應該盡量控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如災難來臨時,我們所能做的首先就是將損失控製在最小範圍之內。有的人喜歡熬夜,但其結果往往是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效率低下,長久下去還會傷害身體。其實,科學的、間斷性的熬夜有時會使某些類型的人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熬夜後,在淩晨四五點鍾入睡,工作將近一整夜,你一定感到很累,所以睡覺時會睡得特別香、特別沉,你會休息得特別好。熬夜可以使你集中較長的時間,專攻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

科學證明,晚上十一點到次日淩晨兩點之間是最佳睡眠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段內人體溫度很低,所以熬夜一定不要超過十二點,最好在十一點左右就入睡,否則身體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荷爾蒙紊亂、頭暈等。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重要的工作應該盡量安排在十點半之前,那時的效率比較高,並且間隔一個小時左右就要起來走動走動或者做些深呼吸等活動,以利於分散注意力,保證工作持續高效。

有效的補救是熬夜之後必須做的功課。熬夜會嚴重影響視力,應該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鰻魚、胡蘿卜、韭菜等,以及瘦肉、魚肉、豬肝等維生素B含量高的食品。另外,還要適當補充一些熱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補充消耗的體力,但補充也要注意適度。專家指出,幹果類食品對恢複體能也有特殊的功效,如花生米、腰果、核桃、杏仁等,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蛋白質、鈣和鐵等礦物質以及植物油,並且膽固醇含量比較低。

除了在飲食上要留意外,經常熬夜的人還要加強身體鍛煉。熬夜時如果感到昏昏欲睡或者精力不足,應該停下手頭的事活動一下或者到戶外散散步。由於熬夜占用了正常的睡眠時間,所以一定要見縫插針地補充睡眠。在上下班的車上閉目養神一會兒,中午吃完飯小睡一會兒等,這些都可以使精神振作,起到恢複體力的作用。

熬夜,越來越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善待自己,合理熬夜,在熬夜的同時保護自己,這似乎已經成了現代人的必修功課。這門功課是否合格關乎你的健康,希望以上介紹的這些會對你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