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高手都是如何練就的(2 / 2)

如果你對各個領域的頂級高手進行梳理的話,便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數人實際上是存在師承、同門或者交遊關係的。換句話說,在高手當中,“師承派”占的比例最大。這種現象背後,隱藏著極為重要的一些邏輯。第一,高手在專業學識和技能方麵已經高度係統化和細致化,真正做到了融會貫通,如果真心傳授,直接按照非常縝密的框架和細節,幫你打通任、督二脈,有效克服由於實踐和認識上的盲區而帶來的發展方麵的障礙。第二,高手師承並不排斥實踐鍛煉和理論學習,還能在相當程度上超越這兩方麵的局限。他可以做到全程輔導和個性化指導、實時糾偏,使你在成長道路上少走彎路,水平在短短幾年內達到相當高度。第三,人才的快速成長需要一個圈子去交流、切磋、碰撞和打擂,隻有這樣,能力才有望得到更快提升。作為師傅的高手周圍,本身就有這麼一個現成的人脈。

假如完全靠自己從零開始,一步步去實踐,沒有理論指導與師承淵源,除非機緣巧合及風雲際會,否則你是很難突破曆練、認識和悟性方麵的一些瓶頸的。別人五年建立起來的體係和高度,你花幾十年時間都未必能建立起來。上名校、跟名師,不能保證你肯定成為高手,但可以大大提高你成為高手的概率。實踐、自修,同樣可以使你成為頂級高手,隻不過是概率太低,運氣的成分很大。

師承有助於你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新的高手,但還不足以保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要想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還得靠自己不斷實踐、思考、總結、提高,如此循環往複,才能修成正果。發展到這個層次,要想獲得突破,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你畢竟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再勤加實踐和思考,發現原有體係的弊端和不足,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無非是再向前推一步。要跳出原來思維的藩籬,事實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你都不認為這個體係有問題,幹脆就沒有這方麵的意識。對於很多人來說,終其一生都難以邁出這一步。

實踐、自修和師承,這三種方式可以相互穿插,也是相當比例的高手真實的成長經曆,而且如此成長起來的“高手”,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良好的開拓能力,不但能夠繼承和發揚很多東西,到達令人仰止的地步,甚至還能自成體係,開宗立派。因為他們在思維上沒有任何界限,也不會受已有體係的束縛。他們在本性上桀驁不馴,隻認真理,不認門派,沒有門戶上的偏見。盡管這種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某專業領域攀登高峰,這種精神和路徑選擇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