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願意準備配套的書麵材料,其實是一種習慣使然,他們嫌麻煩,認為這是多此一舉,能說清楚的事情,何必要搞得這麼複雜呢?我一個朋友,他由於工作上的關係,經常需要去接觸大客戶,溝通對象一般都是總監或者老總級別的。有次我們一起喝酒聊天,說起客戶溝通的事兒,他說做這塊兒真不容易,本來前幾次溝通好好的,但後幾次去了,發現對方對一些東西還是不理解,還需不斷重複之前的東西。我就問他,你們每次溝通的時候,有沒有準備一些配套的書麵材料。他說沒有,當麵溝通效果最好,何苦如此麻煩。我給他分析了很多理由。在我的一再“逼迫”下,他最後終於實話實說了。他說做銷售的人,大多擅長口頭溝通,不擅長書麵溝通,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寫東西。
其實,職場上的溝通,可能你麵臨的對象不同,但內容很大程度上都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常見內容,可以切割成一些模塊;各模塊可以單獨建立文檔存儲,形成大批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備品備件”。日積月累,你電腦裏的某個文件夾,早就成了頗具特色的備品備件倉庫。實際上,全球一些頂級跨國公司,早就針對某些經常溝通的問題,比如產品知識、客服問題、技術服務、銷售話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問題倉庫”,以方便新員工能夠快速進入角色,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溝通服務方麵的質量。能夠把個性化比較強的領域的一些東西在某種程度上提煉成很多“標準化模塊”,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創新思路。
在這個方向上,還有一個潛在的好處。由於你配套的溝通書麵材料相當比例是以方案的形式出現的,因此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還可以進一步提煉成你某一領域係統的專著,或者可以形成可以證明的“成功案例體係”,為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獲得更好的發展增加籌碼。可能很多朋友說,真的沒有這個必要,我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牢牢印在腦子裏。但你有沒有想過,很多細節是容易遺忘的,你可能兩年內記得很清楚,那五年呢?十年呢?時間的推移足可以衝淡一切記憶。
由於工作性質的緣故,我日常要做各類分析、報告、方案和溝通大綱。經常會有這種感覺,不少東西在寫的時候,自己覺得很不滿意,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了,隻好先暫時作一個了結。幾個月之後,或者過上一年半載,再把這些東西拿起來看,連自己都會驚訝萬分,感歎寫得太好了,當時是如何寫出來的,甚至還有些鬼使神差的感覺。也許類似感覺很多朋友都遇到過。如果我們當時沒有把這些本來很好的東西記錄下來,很有可能這輩子再也記不起來了,更難談得上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梳理、總結和提高,進而登上事業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