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西夏之蹤,西藏之遠(2 / 3)

沙姆巴拉,希特勒的最後計劃

回來的路上翻越雪山時又遇上了大雪,不得不在一片寒冷中走孤寂的夜路。

淩晨4點,到達定日縣城。

這天晚上抵達薩嘎縣,我已經近40個小時沒有睡眠了。連續的跋涉,加上飲食給養補充不足,覺得自己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尤其是吃不上蔬菜導致牙齒疏鬆,一嚼東西就流血。高原上的天晚得很遲,已經晚上9點了,看著遠處的燈光,我想著能好好吃上一頓飯有多好。到了縣城邊防站,我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下車時匆忙,我把記者證和邊防證都丟下了。這就意味著在馬泉河邊防站嚴格的審查製度前,我不能進城。

我隻好待在邊防站,看著巨大的夜幕落下,我把所帶的衣服都穿上了,還是覺得冷。邊防站的人還是堅持沒有證件就不讓我進城。夜幕中,一個人看著天上的星星,看著遠處的一條小河流,看著不遠處的縣城,我滿心懊喪。好不容易等到運油的雍強從城裏出來。他匆忙地卸完貨,又急匆匆地買了幾個饅頭、一包榨菜和一包醃蒜。到車上我才看清那包榨菜是20世紀出產的。雍強解釋說,這裏雖然是縣城,可比不上內地的一個小集鎮,有的東西放幾年了也沒人買是很正常的。我們邊趕路邊吃那些我當時認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饅頭和最好吃的醃蒜。

半夜一點多,我們趕到國道209線(從西藏拉孜到新疆葉城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上一個叫“22道兵站”的地方,這裏海拔是4900多米,天上正下著大雪。從薩嘎出來時雍強就說可以到這裏美美吃上一頓。一路上,我最大限度地想像這頓飯的可口程度。到那個飯館,才發現隻是個很大很空的房間。老板是四川人,每年夏天來這裏開幾個月的門,天一冷就關門回鄉,所以對這個租用的房間也懶得去收拾。不一會兒,端出來一碗水煮麵,裏麵加了點醋,要價8元。吃完飯,雍強要在車裏休息,我隻能坐在那個空空的房間裏,老板兀自睡去了,那爐本來就不很旺盛的煤火很快熄滅了。就這樣,我在寒冷中坐著,我的疲倦達到了極點,但寒冷與缺氧使我不能休息。我就著一根快要燃完的蠟燭記起日記。

蠟燭燒盡,我無法再寫,就一個人走出屋子。天氣奇冷,遠處的喜馬拉雅山在一片清冷中默默站著。

我聯想到了遙遠的德國和西夏神秘的關聯:1933年德國人發現西夏王陵並把它寫進書裏;柏林國家圖書館所藏藏文《甘殊爾》,陳寅恪見其上有西夏文字,遂作《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陷入困境的希特勒曾下令派人秘密前往西藏尋找一個名為“沙姆巴拉”的地方。

1942年,正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重圍、在非洲遭遇潰敗之時,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拜見希特勒,遞上了一份長達2000頁的報告。希姆萊在報告中(其流失的一部分1990年被首次公開)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詫的建議,立即派遣一個由經驗豐富的登山運動員和學者組成的特工小組前往西藏尋找一個叫“沙姆巴拉洞穴”的神秘地方。希姆萊堅信,如果把世界軸心轉到相反的方向就可以使時光倒流,可以讓納粹德國回到不可一世的1939年,可以改正所犯的錯誤以獲取勝利。此前,德國的偵察人員於1938年第一次西藏探險時繪製了地圖,標明了沙姆巴拉的方位。

1943年1月,納粹5人探險小組從柏林出發,前往西藏。來自奧地利的職業登山運動員海因裏希·哈勒和希姆萊的心腹彼得·奧夫施奈特任領隊,他們於年底到達了西藏。此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至今仍是一個謎。

有曆史學家認為,哈勒在西藏最終找到了世界軸心,但他不清楚如何讓它反向。根據有關沙姆巴拉的傳說,地球軸心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根本無法靠近。沙姆巴拉被認為是控製全世界的中心,誰接觸過它不僅能成為時間的主人,還將擁有神奇的力量,甚至還有傳說稱沙姆巴拉的能量可令人長生不死。希姆萊計劃在找到世界軸心後,向西藏空投幾千名空降兵以組建一支不可戰勝的“不死軍團”。

據資料記載,哈勒一直滯留在西藏,至1951年才回到了奧地利。他隨身帶了一大堆的檔案,結果被英國人沒收。後來哈勒出版了回憶錄,名為《西藏七年》。但是當記者獲得希姆萊報告的部分內容時,哈勒已經去世,他到死也沒有正式承認自己是被希姆萊派往西藏的。英國方麵也一直拒絕解密納粹西藏探險的檔案。關於此事,是俄羅斯文史專家格奧爾吉·佐托夫在《論據與事實》上發表《希特勒的西藏計劃》一文率先披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