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就是要滿足貨物的需求量。進貨數量既不能太多,造成倉儲雜亂無章,或使貨物擁塞不堪;又不能太少,太少則缺乏對客戶的吸引力。
(3)經濟訂貨,節省費用。
在進貨次數、進貨批量與進貨費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由於采購一次貨物,就要花費一次采購費用,包括采購差旅費、手續費等,當一定時間內的采購基本固定時,每次采購的批量大,采購的次數越少;反之,采購小,采購的次數越多,采購費用越大,所以,采購批量與采購費用成反比例關係。由於每次的采購批量大,平均庫存量也大,因而如保管費、存貨占用資金的利息、貨物損耗等費用就相應加大;反之,采購批量小,平均庫存量小,費用就少,所以,采購批量與保管費用成正比例關係。
經濟訂貨批量策略就是要采用經濟計量方法,分析進貨批量、進貨費用、儲存費用三者之間的內在聯係,找出最合理、最節約費用的進貨批量和進貨次數。
2.重視網絡渠道,新財富增長點
怎樣才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貨源是所有外貿人士最關心的問題,也關係到外貿能否成功。進貨渠道主要有實體進貨渠道和網絡進貨渠道。
(1)實體渠道,傳統進貨。
實體進貨有很多渠道。如果所在的城市有廠家,或者有優勢行業,那直接找廠家進貨是最好的渠道,但它的缺點是:一開始拿的量少,廠家不會給貨或者價格根本沒有優勢。一般而言,廠家的給貨量較高,不適合小外貿人士。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儲備,有分銷渠道,並且不會有壓貨的危險或不怕壓貨,那就可以去找廠家進貨。
批發市場進貨是最常見的進貨渠道,可以去周圍一些大型的批發市場進貨。在批發市場進貨需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力爭將價格壓到最低,同時要與批發商建立良好關係,方便日後合作。
從代理批發商處進貨也是一種方法。一般用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就能找到很多貿易批發商。他們一般直接由廠家供貨,貨源較穩定。不足的是因為他們訂單較多,服務有時難免跟不上。而且他們都有自己固定的老客戶,很難和他們談條件,除非成為他們的大客戶,才可能有折扣和其他優惠。
庫存或清倉貨物也是可以利用的。因為廠家急於處理,這類貨物的價格通常極低,如果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和經濟能力,可以用一個極低的價格吃下,然後銷售,利用地域或時間差獲得足夠的利潤。吃進這些貨物,一定要對質量有識別能力,同時能把握發展趨勢,並要建立好自己的分銷渠道。
實體進貨的優勢是麵對麵交易,誠信可靠,容易了解貨物屬性,也是當前主要的進貨方式。實體進貨的缺點是進貨成本高,效率低;跨區域進貨增加了車旅費用及額外成本,同時貨物的種類有局限性,眾多的貨物可能需要到不同的區域進貨。
(2)網絡進貨渠道,逐漸興盛。
如今互聯網已經滲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麵,想買產品,去淘寶;想批發產品賣,去阿裏巴巴。大到汽車、家具,小到發卡、別針,隻有想不到,沒有從互聯網上買不到的。
現代網絡進貨有以下優勢:第一,由於網絡,省去租店麵、招雇員等一係列費用,總的來說,同類貨物價格較一般實體進貨的更便宜。第二,進貨效率高,不受時間限製,隨時可以“逛商店”,獲得大量貨物信息,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貨物。第三,網上支付較傳統現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現金丟失或遭到搶劫。第四,從訂貨、買貨到貨物上門無須親臨現場,既省時又省力。
可以看出,網絡進貨突破了傳統商務的障礙,無論對消費者、企業還是市場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在新經濟時期無疑是達到“多贏”效果的理想模式。
(3)警惕網絡騙子,保護財產安全。
目前網絡上有大量的正規進貨網站,為進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與此同時,也湧現出一些騙人的網站,下麵是一些識別騙子網站的方法。
觀察網站製作是否精致:很多騙子網站製作非常粗糙,甚至隻是幾個很簡單的頁麵。網站的圖標製作粗糙,讓人看上去非常不舒服。正規注冊公司的網站都會非常在意形象,同時對網站的技術要求也會比較高,網站的圖片、功能等都很在乎用戶的使用體驗,讓人有良好的視覺感覺。
觀察網站留下的聯係方式、公司地址是否詳細:一般的騙子網站是不會留下詳細聯係方式的,或者隻留下一個手機號碼,至於具體的公司地址更是語焉不詳。正規的注冊公司網站聯係信息一般都會非常詳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