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孫武(3)(1 / 1)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田氏家族作為齊國的名門望族,不可能在內亂中置身事外。而孫氏家族又是田氏家族的一支,也不可能不卷入內亂之中。

之後,齊景公以及相國晏嬰對田氏家族勢力的日益壯大產生了疑懼,而田、鮑、欒、高四大家族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齊國由於接二連三的內亂,國力已經大為衰退。此時孫武感到,他的家族正處在齊國政治鬥爭的風頭浪尖上,不知什麼時候,就有可能被掀入萬丈波瀾之下。

他是個知機達變之人,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他就開始未雨綢繆了。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田、欒、鮑、高四大家族聯合反對齊相晏嬰,孫武的父親孫憑也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帶領妻子田氏離開故土,經長途跋涉,抵達吳國,遂隱於吳都之郊。這時的孫武,不到42歲。

孫武為什麼單單選中了吳國作為自己的隱居之地呢?這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好像孫武是特意到吳國來幫助伍子胥報父兄大仇一樣,就在吳都的郊外,剛逃亡到此的伍子胥結識了孫武,並且一見如故。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誌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

英雄識英雄,自然惺惺相惜。伍子胥為孫武淵博的才學和卓越的軍事見解所深深折服;孫武也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希望有朝一日能幫助他報仇雪恨,順便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

後來,伍子胥投奔了闔閭,而孫武則避隱深居。

伍子胥與孫武的相識,可謂風虎雲龍,不久,他們便攜手作戰,在中國軍事史上寫下了詭奇雄壯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