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先軫(8)(1 / 1)

這次,子玉又上當了。他傳令子西,率領楚國的左師,直撲狐偃率領的晉上軍。狐偃也不與其糾纏,略戰數合,回軍便走。子西衝上來一路追趕,晉軍在狐偃的帶領下,呼啦呼啦往後退!

換做後世兵家,一看就知道狐偃是在佯退,《孫子兵法》曰:“佯北勿從。”敵方戰,形勢未衰,便奔走而陣兵者,必有奇伏,這是千萬不能追的。但別忘了,當時還是“以戰為禮”的春秋初期,“佯退”這個詞壓根就還沒發明,那時候的軍隊隻有打輸了或害怕了才會退,在戰略上的主動退卻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所以子西雖然有些疑惑,但他也來不及想那麼多了,到手的勝利決不能讓它溜走,追吧!

就這樣,楚左師幾百輛戰車同時進發,浩浩蕩蕩地馳車猛追,不一會兒就消失在漫天的沙塵之中。

楚國人上當了!

春秋時候有一條戰禮:“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意思是說擊敗敵人之後,在戰場內的追擊不能超過百步,而在戰場外追擊的縱深不得超過90裏。這其實並不完全是禮節問題,也是戰法的需要。因為春秋時候的戰爭,靠的是戰車與步兵的協同作戰,一般來說,一輛戰車共配72名步兵,左右後各24名,負責掩護戰車兩翼及後方,以彌補戰車衝擊力強但防守薄弱的缺點。因此,以戰車追敵,其縱深絕對不可過長,否則步兵很有可能被拋在後麵,導致兩邊被敵人各個擊破。

可惜,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子西,將這個戰場上最基本的常識,完全拋到了九霄雲外。他隻管撒丫子追,渾然不知後麵狂跑的步兵早就跟前麵的戰車脫節了。

子西正帶領楚國的長跑冠軍們追的正起勁,晉軍卻突然停下來了,待飛揚的灰塵散盡,子西驚訝地發現:前方的晉國戰車已經排成一道圓弧,緩緩地朝自己慢慢推進而來,震天的戰鼓響起,一聲聲一下下……

在楚軍士兵驚慌失措的叫喊聲中,無數晉軍士兵在楚軍的側後朝他們湧來,竟然是本應與楚中軍鏖戰的晉中軍--晉軍中最為精銳的公族部隊!

這次先軫運用的戰術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攻敵的殲滅戰。這也就是《孫子兵法》所謂“並敵一向(集中兵力,投入一個方向);我專(集中)而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