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小盈嶺(1 / 3)

吳夲坐在屋外的一個石墩上,他的手中握著那天從官員報喜送來的黃榜。他用手輕輕撫摸著,這黃榜是人生的驕傲,換了別人他一定會欣喜若狂,而且連同他的鄉鄰,親戚朋友一起欣喜若狂。可是,這幾天自己卻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都興奮不起來。他感到這黃榜的份量格外沉重,沉重的連自己也無力把握住。原來,他希望的勤奮,希望十年寒窗學的知識,像父母一樣服務鄉鄰,為鄉親作一些微薄的努力和貢獻。可是,中了舉人,委任為禦史,就意味著今後的人生道路將步入官場,改變自己的人生定位,並與高深莫測的官場生活作為自己的奮鬥方向。這,與初衷相距太遠。

“不去上任也罷!”吳夲從深底裏輕輕地吐了一口氣。

“華基!”吳夲正在遐想之中,卻不知父母雙親不知何時已經站在自己的身後,而且還真真切切地聽到了自己的內心表白。

“噯,爸,媽!”聽到身後父親的叫聲,吳夲在沉思中緩過神來。

“兒呀,你的心思,我們理解。但是,中舉是一件大喜事,當官更是一件喜上加喜呀。”

“我知道,可是……”

“兒呀!當官就沒有能力為鄉親們服務,為鄉親們造福嗎?”母親黃氏雖然沒有文化,卻是一個非常明事理,識大體的農家婦女。

“造福?……”吳夲遲疑地反問。

“是啊!兒呀!我們史上不是有很多的清官,為民謀福的嗎。兒能上任禦史不正是滿足你的希望嗎?”吳通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兒子,盡管在月亮下,他那一雙滿懷期待的眼光盯著兒子一動不動。

父子之間的眼光碰觸在一起,並停留了好幾分鍾。也許就這幾分鍾,吳夲從父親的期待中汲取了力量,汲取了智慧,增強了信心。

“那,我就按照要求明日出發赴任,行嗎。”吳夲站起來,征詢地看著父母。

“唔……”吳通夫婦信任地點了點頭。“莫辜負阿公和鄉親們的期望。”

第二天,正是吉日吉時,吳夲帶著簡易的行李,這位新科舉人走馬上任禦史。全村老少傾巢而出,一程又一程一直把他送到村外。

莊戶人家的子女平時苦慣了。雖然高中赴任,他並沒有帶隨行人員,隻身一人出發。

從白礁到泉州府都是沿海丘陵地區,一路沒有高山,更沒有峻嶺,不足300裏的鄉間小道,算起來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吳夲回頭看看鄉親長輩們殷切的眼光,邁出了人生堅實的道路。

腳穿母親納的千層底布鞋,身背替換衣服和幹糧,他一路前行。

這條路上次去鄉試時已經走過一次,因此不再陌生。吳夲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一路前行,一路沉思,他的身旁偶爾有一些衣著褸襤的行人。不用說,盡管宋天宗時代經濟發展尚可,但鄉村的人們都必須辛勤勞作,起早摸黑為起碼的生活奔波,在為糊口而奔波,在為溫飽而奔波。二天過去了,吳夲終於走出了同安縣的地界,前麵是一座不高的山,記得上次鄉試時,有一隨行同伴告訴他那山叫小盈嶺山,彎彎的石砌道一直延伸到山頂,那裏有一座涼亭。那是供來往行人休息納涼和躲避風雨的場所,二天多的行走,吳夲感到有點累,心想加快步子,也好在那涼亭裏休息一下,而且天色已近黃昏,再往前走,前麵是幾十裏都沒有莊戶人家的山地,更沒有客棧之類的地方可以借宿,或許今晚就這裏打發一夜罷了,記得上次應試也在那躺了一夜,也非常愜意。於是,來了勁頭,他快步登上小山頂。

吳夲坐在屋外的一個石墩上,他的手中握著那天從官員報喜送來的黃榜。他用手輕輕撫摸著,這黃榜是人生的驕傲,換了別人他一定會欣喜若狂,而且連同他的鄉鄰,親戚朋友一起欣喜若狂。可是,這幾天自己卻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都興奮不起來。他感到這黃榜的份量格外沉重,沉重的連自己也無力把握住。原來,他希望的勤奮,希望十年寒窗學的知識,像父母一樣服務鄉鄰,為鄉親作一些微薄的努力和貢獻。可是,中了舉人,委任為禦史,就意味著今後的人生道路將步入官場,改變自己的人生定位,並與高深莫測的官場生活作為自己的奮鬥方向。這,與初衷相距太遠。

“不去上任也罷!”吳夲從深底裏輕輕地吐了一口氣。

“華基!”吳夲正在遐想之中,卻不知父母雙親不知何時已經站在自己的身後,而且還真真切切地聽到了自己的內心表白。

“噯,爸,媽!”聽到身後父親的叫聲,吳夲在沉思中緩過神來。

“兒呀,你的心思,我們理解。但是,中舉是一件大喜事,當官更是一件喜上加喜呀。”

“我知道,可是……”

“兒呀!當官就沒有能力為鄉親們服務,為鄉親們造福嗎?”母親黃氏雖然沒有文化,卻是一個非常明事理,識大體的農家婦女。

“造福?……”吳夲遲疑地反問。

“是啊!兒呀!我們史上不是有很多的清官,為民謀福的嗎。兒能上任禦史不正是滿足你的希望嗎?”吳通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兒子,盡管在月亮下,他那一雙滿懷期待的眼光盯著兒子一動不動。

父子之間的眼光碰觸在一起,並停留了好幾分鍾。也許就這幾分鍾,吳夲從父親的期待中汲取了力量,汲取了智慧,增強了信心。

“那,我就按照要求明日出發赴任,行嗎。”吳夲站起來,征詢地看著父母。

“唔……”吳通夫婦信任地點了點頭。“莫辜負阿公和鄉親們的期望。”

第二天,正是吉日吉時,吳夲帶著簡易的行李,這位新科舉人走馬上任禦史。全村老少傾巢而出,一程又一程一直把他送到村外。

莊戶人家的子女平時苦慣了。雖然高中赴任,他並沒有帶隨行人員,隻身一人出發。

從白礁到泉州府都是沿海丘陵地區,一路沒有高山,更沒有峻嶺,不足300裏的鄉間小道,算起來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吳夲回頭看看鄉親長輩們殷切的眼光,邁出了人生堅實的道路。

腳穿母親納的千層底布鞋,身背替換衣服和幹糧,他一路前行。

這條路上次去鄉試時已經走過一次,因此不再陌生。吳夲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一路前行,一路沉思,他的身旁偶爾有一些衣著褸襤的行人。不用說,盡管宋天宗時代經濟發展尚可,但鄉村的人們都必須辛勤勞作,起早摸黑為起碼的生活奔波,在為糊口而奔波,在為溫飽而奔波。二天過去了,吳夲終於走出了同安縣的地界,前麵是一座不高的山,記得上次鄉試時,有一隨行同伴告訴他那山叫小盈嶺山,彎彎的石砌道一直延伸到山頂,那裏有一座涼亭。那是供來往行人休息納涼和躲避風雨的場所,二天多的行走,吳夲感到有點累,心想加快步子,也好在那涼亭裏休息一下,而且天色已近黃昏,再往前走,前麵是幾十裏都沒有莊戶人家的山地,更沒有客棧之類的地方可以借宿,或許今晚就這裏打發一夜罷了,記得上次應試也在那躺了一夜,也非常愜意。於是,來了勁頭,他快步登上小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