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長安城,唐太宗知道後龍顏大悅,誇道:“昔日李陵帶五千步卒就敢血戰匈奴,今日李靖以三千騎兵就深入突厥軍中,一舉拿下定襄,真是一洗我大唐的前恥啊!”
就在這一年,大唐滅了東突厥,李靖居功至偉。頡利可汗被押送到了長安,大唐的軍威遠播四方。
阿龍看熱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當年突厥囂張時,可把漢人政權給整慘了。隋文帝上台後,利用突厥內部的矛盾使勁攪和,才把他們分成東西兩突厥。李淵起兵時曾借東突厥兵,東突厥認為李淵好欺負,一直欺負到唐太宗李世民上台李靖出馬為止。出來混,遲早要還,這是李靖用實際行動告訴東突厥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雖然是虛無因果之說,但屢屢被驗證是正確的。所以,做好事未必得好報,但做壞事一定會有惡報。
7、 安市城之戰
隋煬帝三次遠征高麗,什麼都沒有得到。高麗倒是炫耀地把收集的隋軍的屍骨築成一座景觀,這森森白骨時時提醒生者-莫忘收複故土。
唐太宗時期,大唐對高麗的戰爭終於打響。貞觀十九年(645年),太宗親自帶兵出征,沿途收複了遼東、白岩等地。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地向安市城挺進,沒想到的是,在這裏受到了阻撓。當時守城的將領叫楊萬春,他機智勇敢,手下的將士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他們堅守城門,從不出擊,唐軍無奈之間,隻能不斷地攻城。
戰爭持續了兩個月,這期間,唐軍為了攻城之便,在城外修築了一座土山。日複一日,這座山離城牆隻剩幾丈了,城內的守軍為此心慌不已。有一天,土山突然垮塌,安市城的城牆也被壓垮了。兩邊的士兵們都震驚了,大叫著:“城牆垮了,城牆垮了!”大家都紛紛跑去向自己的頂頭上司彙報。
高麗這邊迅速作出了反應,守將們領著士兵,並鼓舞他們:“將士們,趁現在唐軍疏忽,我們大家一同衝出去,占了唐軍的土山,盡快結束這場戰事,將他們趕回老家去!”士兵們都大聲應著,揮舞著刀劍衝向土山。唐軍這邊的守將傅伏愛卻沒有堅守自己的崗位,當高麗兵氣勢洶洶地衝過來,唐軍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唐軍陣營慌亂了,有人大聲叫嚷:“守住土山,守住土山!”大家都知道這裏已經成了進攻安市城的突破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麗兵守城已經有數十天了,此時就如山洪暴發,喊殺聲、刀劍聲瞬間響起,每個人都殺紅了眼-勝利、勝利,所有人都在追求勝利,最終,唐軍因為一來沒有將領指揮,二來高麗兵人多勢眾,漸漸不支。
高麗這邊看形勢越來越有利,士氣更加高昂,都興奮地邊殺邊喊:“唐軍輸了,唐軍輸了,快滾回老家去吧!”
終於,高麗人占領了土山,開始挖長壕作守備之用。太宗很快知道了這件事,痛心疾首地歎道:“我遠征高麗,步步為營,唯恐自己行差踏錯,蹈了隋煬帝的覆轍。現在居然錯過了這般天賜良機,還有何麵目回去啊?”說著,他忙詢問到底是誰擅離職守。
眾人都說那裏是由李道宗手下的傅伏愛負責,但當時他沒有在現場。太宗一聽,生氣地拍著桌子喊:“把這姓傅的給我拖出去殺了!”這時又有人來報,說李道宗將軍在外麵請罪。
太宗帶著一幫人走出去,隻見李道宗光著腳,跪在軍旗下。他看到太宗後連忙伏地請罪:“皇上,臣有罪啊!我大唐好不容易有今天,眼看遠征高麗就要得勝,卻因為微臣疏忽職守致使今日一敗塗地,臣就是一死也不足以謝天下啊!”
太宗走過去,正色道:“李將軍的確該死!但將軍不失為一個人才,殺你倒不如用你。況且這次遠征高麗你也屢立戰功,不如功過相抵吧。”之後,李道宗率領將士們對這座土山連續三天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而楊萬春帶領安市城的軍民堅守陣地,寸土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