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打高麗的戰爭在秋天結束,唐軍止步於安市城外再也沒能前進。太宗雖然為自己的失敗悔恨不已,卻不由得稱讚守城的將領楊萬春:“高麗軍中我隻佩服他一人,防守的才能不遜於我大唐名將,又一心為國,實在是高麗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啊!”為此,他賞賜了楊萬春一百匹絹。
大唐的軍隊終於要離開了,楊萬春聽說後,忙親自登上城頭相送,並行禮謝:“我雖然守住了安市城,卻真心佩服陛下的帶兵才能,在此遙祝您一路順風!”
唐太宗和楊萬春英雄相惜的事傳為了千古佳話,而這一次大唐雖然沒能滅掉高麗,但也收複了不少故土,所以說,不能簡單地把這次高麗之戰說成是失敗的。
阿龍看熱鬧
贏得起,也要輸得起
唐太宗很少打敗仗,這是難得的。更難得的是,打了敗仗之後,唐太宗在對手麵前仍然十分有風度。很多人贏得起,卻輸不起。成功了保持風度很容易,失敗了有沒有平常心可就是問題了。人多少都應該經曆點失敗,培養一種正視失敗的風度,唯有如此,才能成功,並且得到更大的成功。
8、 白江村海戰
公元663年8月,大唐為了攻打百濟的周留城,就連海軍也浩浩蕩蕩地開出了國門。不曾料到的是,當軍隊到達白江口(今韓國之錦江)後,居然與半路殺出的日本海軍相遇了。
帶領唐軍的將領是劉仁軌,當時他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他讓部下去打探對方的消息,沒多久就有人來回報,原來這次日本傾全國之力,動用了一千多艘戰船、數萬名水軍,準備和大唐生死一搏。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劉仁軌十分鎮定地問部下:“我大唐從開國開始,打過的勝仗有多少了?”部下們都笑了起來:“這可數不過來。”
劉仁軌捋捋胡須,氣定神閑地說:“本將軍老了,也數不過來了。太宗時候,李靖將軍以三千輕騎深入突厥軍營,王玄策將軍以一人之力借來兵力擊敗天竺(現在的印度)大軍,不知諸位是否有幸跟隨左右?”將士們那個時候還沒出娘胎,所以都很慚愧地低下頭不做聲,但又很是不甘心。
劉仁軌嗬嗬一笑:“今日之戰,是我們大家揚名的好時候。眾將士聽令,隨我前去迎擊敵人,以揚我大唐軍威!”
將士們如同打了興奮劑,各就各位,準備開戰。當時唐軍的戰船隻有一百七十多艘,士兵也隻有七千多人,但當他們看到日本的一千多艘戰船後卻變得信心十足。原來,唐朝的造船技術十分先進,這一次出動的戰船高大結實,以鬆木製成,性能優越,而日本那邊不過是些竹木製成的小船,在唐軍這些大船麵前,那些小船就像發育不好的侏儒一樣。
日本人也很有信心,因為他們人多船多,堅信螞蟻可以啃大象。為了搶占先機,他們先展開衝鋒。一千多艘戰船一起向唐軍衝來,戰船相撞,日本的侏儒船就被撞碎了,日本人紛紛主動或被動地落進水中。他們一看情勢不對,連忙“風緊扯乎”。唐朝和日本的這第一次交鋒,還沒等唐軍發揮出實力,就不了了之了。
大家看著日本船狼狽逃竄的背影,都想上前追擊,劉仁軌阻止說:“我也是讀過幾本兵法的,知道窮寇莫追這個道理。我軍就在此擺陣等候吧,他們不來倒罷了,如果還出來,我們再讓他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