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曆史以成敗論英雄·忠臣與奸臣 (2)(2 / 3)

於是,秦檜開始精心組織安排,準備殺掉嶽飛等人。他先派諫官萬俟卨製造、收集偽證,然後又串通張俊,收買了嶽家軍的重要將領張憲的部將王貴、王俊等,令王貴、王俊誣告張憲和嶽飛的兒子嶽雲,把張憲和嶽雲捕入獄中。在送交高宗的“罪證材料”中,有一封偽造的書信,其中有嶽飛令張憲舉兵之辭,高宗看了,驚懼不已,立即批準逮捕嶽飛。

嶽飛被人騙入大理寺,他看到嶽雲、張憲遍體鱗傷,不禁怒火中燒。他袒出脊梁,露出母親所刻的“精忠報國”四個字,在場諸人無不震驚。問官何鑄在審查材料時見所告不實,就向秦檜請求撤銷此案。秦檜當然不肯,把案子轉交死黨萬俟卨審理。嶽飛等人雖經嚴刑拷打,始終一言不發。

在迫害嶽飛的過程中,秦檜已代表南宋同金兀術簽訂了“和約”,規定兩國以淮水為界,割唐、鄧二州與陝西諸地;歲貢銀兩、絹匹各二十五萬;北方人流寓江南者,任其歸回舊地。

高宗沒想到條件如此低,不僅滿口答應,甚至還心存感激,連忙發誓同意,這就是宋金對峙史上的第二個“和約”,史稱“紹興和約”。

嶽飛被關已兩月有餘,秦檜等人還是找不到足夠的證據,在逼迫嶽飛簽字畫押時,嶽飛寫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後來,秦檜在老婆王氏的慫恿下,發出密令,將嶽飛、張憲、嶽雲等人處斬。在行刑之時,還特囑多設防衛,以免有人劫法場。對嶽飛的親朋故舊,也不放過,殺戮流放,極盡迫害之能事。

對於嶽飛的被害,當時就引起了公眾的憤怒。韓世忠已被罷職,但他還是當麵質問秦檜說:“嶽飛到底犯了什麼罪?有何證據?”秦檜說:“莫須有。”“莫須有”是宋時的口語,意思是也許有。韓世忠聽了,十分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怎可服天下人!”

秦檜就是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奸徒,他之所以能在南宋時期興風作浪,實在跟他縱奸有術大有關係。

首先,他在總的方麵抓住了金強宋弱的特點,利用南宋積弱不振的局麵和朝廷裏多有主和派的情勢來為金朝賣力。他還深深地抓住了高宗極怕迎還“二聖”或是金人讓欽宗在北方立朝的心理,牽製高宗,讓他乖乖地跟著自己走。即使有一時的不便,他也不喪失信心,而是等待時機,以求一逞。

其二,他嚴酷地迫害政敵,且必欲把對手置於死地而後快。例如,大學者胡銓任樞密院編修,對秦檜的投降行為極為憤慨,就上書高宗,要求斬秦檜以謝天下。秦檜立刻把他貶至昭州。後來陳綱上書附和胡銓,秦檜又借小故把他貶往當時稱為“死地”的安遠,終於使他死在貶所。邵隆對秦檜主持簽訂的“紹興和約”很不滿意,秦檜就先行貶官,再用毒酒毒死他。總之,秦檜對反對他的人毫不容情,被他殺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其三,他善於見縫插針,造謠離間,撥弄是非,借此製造群臣間的矛盾,拉攏自己的勢力。張浚本來是趙鼎的好朋友,曾推薦趙鼎做宰相,經過秦檜的離間,趙鼎與張浚反目成仇,反去幫助秦檜排擠張浚。後來,趙鼎也被秦檜排擠,兩人晚年在貶所相會,談起前因後果,才恍然大悟,知道為秦檜所騙。就這樣,秦檜在朝廷之中竟能左右逢源。

其四是他發語不多,言出必中。他在與人討論問題時,一旦覺得對方反對自己,就住口不說,等對方說完,他尋找破綻,出語攻擊。例如,大臣李光在討論政事時頂撞秦檜,秦檜就沉默不語,等李光說完,秦檜才慢慢地說:“李光沒有做大臣的禮法。”結果使得高宗對李光十分不滿。秦檜的這種做法看來很簡單,但要掌握到火候上則十分不易,一旦使用純熟,往往能生出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