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莫以傷心話舊事,總因無奈轉成空(2)(2 / 2)

在詹彩鳳和楊菊貞看來,小白菜隻是跟他們家到一個飯桌上吃吃飯,並不能就說明什麼。但在楊乃武這個知識分子看來,這個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楚楚可憐的小白菜未必就隻是一個同一飯桌上的食客。

在葛小大看來,楊乃武晚上隻是教小白菜寫寫字、讀讀經,也沒有什麼。但在楊乃武這個知識分子看來,這個能在寂寞的暗夜裏聆聽他教誨的小白菜也未必就隻是一個學生而已。

尤其對於小白菜來說,楊乃武就隻是他的房東嗎?這是一個尊重她、善待她,並且還能教育她的人,在小白菜的生命裏,她一定能找出一個可以替代葛小大的人,卻一定再也找不出一個可以替代楊乃武的人。

所以這二人相處的日子,雖然合乎情而止乎禮,並沒有什麼可以讓人說成是把柄的東西,但我相信,在這二人內心深處,在那屬於人性與生俱來的情感世界裏,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對方對於自己有多重要。

所以麵對流言漸盛,我想楊乃武並不是無動於衷的。他不能表達些什麼,所以他隻能做些什麼,所以他的“漲價”行為,促成了小白菜的離開。

我常想,如果葛小大不死,或者他死的再晚些年,待塵埃落定,一切皆成往事的到時候,楊乃武還會被卷進這曠世的冤案裏來嗎?

小白菜在劉錫彤先入為主的責問下本來也抵死不認,奈何經不住嚴刑拷打,最終隻能承認是與楊乃武“因奸投毒”的。

有許多人怪小白菜把楊乃武扯了進來。我想在旁邊議論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痛”。據《申報》當年的記載,小白菜當年所受的酷刑是“燒紅鐵絲穿乳,錫龍滾水澆背”,別說是小白菜,就算是個鐵人也抗不住。小白菜屈打成招,我想,這大概也是因為楊乃武是這個無助的女子在最無助的時候所能想到的唯一的男人。

後來,還是在紅頂商人胡雪岩的資助下,楊菊貞與詹彩鳳反複上告,在《申報》報道的推波助瀾下,這事最後竟然驚動了慈禧太後。由於審案的江浙官員大多是朝廷中正在得勢的湖湘一派,慈禧太後正想借此案打擊湖湘派的勢力,於是楊乃武一案才有了得以徹底平反的機會。

但是即使在平反後,刑部在處罰了大批官員的同時,還是對楊乃武與小白菜分別給予了杖責的處罰。要知道杖責在古代那也是經常會打死人的,既然是冤案,當事人在平反之後為什麼又會受到杖責一百和八十這麼重的處罰呢?晚清刑部在上朝廷的奏折《浙江民人葛品連身死案審明定擬由》裏說:

“葛畢氏捏供楊乃武商令謀毒本夫,訊因畏刑所致。惟與楊乃武同居,不避嫌疑,招致物議,眾僉供同。雖無奸私實據,究屬不守婦道。擬杖八十……楊乃武訊無與葛畢氏通奸確據。但就同食教經而論,亦屬不知避嫌。應杖一百。”

這段話也就是說,即使沒有“投毒致死”的實情,即使沒有私下的奸情,但二人“不避嫌疑、不守婦道”的曖昧卻也是為禮法所不容的。這也是當時很多外國人議論楊乃武一案的一個重要的所在,那就是原來中國人有一個比法更重要的東西,叫做“禮”。禮法、禮法,“禮”在“法”前,“禮”是比“法”還要大的法!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官員認為楊、畢二人違禮即違法,所以刑部會在平反之後又給予二人“違禮”的處罰,這大概才是楊乃武一案所能見出的中國人所受壓迫最為深重的地方。

在這種深重的壓迫下,楊乃武與小白菜誰也不會承認他們之間真的有過一種類似於愛情一樣的情感。但我們作為後來人,卻應該寧願相信,在那殘酷無助的歲月裏,在他們的心底,或許真的有過一種叫做愛情的東西。因為,那是唯一的希望與溫暖!

在劫後重生回到故鄉之後,楊乃武再也沒有施展人生抱負的胸襟,終日在家閉門養蠶。而小白菜落發出家,遁入了空門。兩個人還是生活在同一個小小的城鎮裏,卻老死不相往來。

我想,他們真的能忘記對方嗎?

在江南楊家那方小小的天井裏,在尼姑庵那滿是塵土的佛堂裏,是不是都回蕩過那樣無奈的一聲歎息!

說到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我覺得不隻是冤在案情上,也冤在其間的那份感情不能與外人道,也不足與外人道,所以才更見出劇中人的無奈。幸好白素貞不是這樣無奈的人,即使被壓在雷峰塔下,她的愛也會在“千年等一回”的歌聲裏唱得響亮!

請看下回:白蛇傳的故事——“千年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