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冬季篇(7)(1 / 3)

堅持體育鍛煉

堅持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周身血液循環,提高抗寒能力及機體的抵抗力,是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

堅持用冷水

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或進行冷水浴、冬泳等,可以明顯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抗寒能力。

墊寬大舒適的鞋墊

要墊寬大舒適、透汗能力較強的鞋墊以保持幹燥,避免局部受壓。

加強營養

加強營養,注意減肥等也是預防凍瘡的重要環節。

本病一旦發生應盡快進行治療,加強患部保暖,以預防病情進展。一度凍瘡,可用3%碘酒局部塗擦並按摩,一日數次,效果較好。或用5%樟腦酒、鬆節油、辣椒酊(新鮮辣椒3~5隻放在75%酒精或白酒250毫升內,密封7天即成)等塗擦患處並進行按摩。或用冷水(10℃左右)、熱水(38℃左右)交替浸泡。

冬季如何防治胃病

隨著天氣漸漸寒冷,各大醫院來看胃病的人就明顯增多了。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的時候,天氣突然轉涼,由於溫度的降低會直接刺激人體,使得胃腸功能變得紊亂,從而影響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季節交替時節,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胃腸,做好保護工作,打一場“保胃戰”。

忌食生冷辛辣

胃就像一個纖弱的嬌小姐,十分的嬌貴,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引發它的不滿。冬天天氣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這個時候吃的話容易直接刺激胃,使得它不正常收縮,輕則引起食欲不振,重則還可能會導致嘔吐、抵抗力降低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樣是具有強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導致急性胃炎的發生。

規律進食才健康

現代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經常是忙得忘了吃飯,或者是即使很餓也無法抽空去吃飯。長此以往,是對胃部的最大刺激。尤其在冬季,胃部本身就容易發病,如果再不能飲食規律的話,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異常,加重胃部的負擔。因此,每天按時有規律地吃飯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頓正點進食的話,可以改為一天5~6次,分次進食,一次少量,隻要是每天有規律即可。這樣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還不會耽誤到其他的事情。

“保胃戰”吃軟不吃硬

有胃病的朋友都知道,胃部敏感的時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魚大肉等,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確實,正因如此,對於腸胃的保護,我們應該采取“軟兵”政策。粥、麵條、熱牛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除此之外,在飲食製作過程中,也應該盡量選擇蒸、煮、燴、燉等烹飪方法,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食物選擇有講究

要想保護好自己的腸胃,還要注意在冬季,胃寒的人比較多,因此,應該適當選擇一些能夠暖胃的食物,如小米、糯米、羊肉、狗肉、老薑、黑豆、大棗等。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適的,要少吃點玉米麵、韭菜、土豆、豆類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的脹痛,同時也應禁食濃縮肉湯以及酸性食物,如乳類、澱粉等,並控製食鹽的食用量,而在胃酸分泌減少的時候,飲食調整則正好相反。

運動保暖兩手抓

身體的健康離不開經常性的運動,一個好的身體能夠抵禦疾病的侵襲,讓你的腸胃在冬季不會受到傷害。同樣,胃部保暖很重要,溫度過低會使腹部受涼,導致胃腸不適。因此,在這個季節就不要再選擇過短的衣服了。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一些基本的保養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大家要堅持,因為胃腸的調養和保護不是一天成就的。同時,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在養胃護胃的同時,大家還應要保持一個愉快和穩定的情緒。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複。

冬天防治皮膚瘙癢

到冬天,天氣變得寒冷,空氣也變得幹燥起來。一到此時,不少人就出現皮膚瘙癢,特別是晚上臨睡前剛脫下衣服時,從胳膊到腿都癢得厲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秋冬季節氣候寒冷,皮脂腺分泌物向體表排出困難。科學檢測表明,人體皮脂腺分泌的脂肪熔點為30℃左右,到了嚴寒季節,皮膚脂肪幾乎凝成固體狀態,所以排出更加困難,這就使人在冬天皮膚幹燥更明顯。

尤其是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而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退,由於內分泌減少導致皮脂腺分泌失調,所以皮膚會幹燥發癢。而且皮膚汗腺的活動功能比青壯年期明顯減退,汗液排出量減少,使皮膚表麵缺乏水分,這在空氣比較幹燥的冬季,皮膚當然會更幹燥也更容易發癢。癢怎麼辦?撓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