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獄,顧名思義,牢裏全都是水,不過嶺南多蛇,那麼再扔進去一些,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他還特別喜歡親眼看著劊子手施刑,並且隨時轉移會場,到他的宮殿裏去繼續開工,以便他指導修正,一邊在天堂裏享受,一邊就近觀賞地獄。
還有,當他偶爾興致突發的時候,就會把人先扔進熱水,再取出來日曬,再敷上鹽和酒,再去曬,再扔進水,如此九蒸九曬,直到皮肉爛光,慢慢死去。
就這樣,他華麗且刺激的一生就過去了,為了紀念他,嶺南人民給他取了個外號,非常響亮——“真蛟蜃”。他的兒子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基礎之上把一切變本加厲。
他們不僅對子民們更狠,而且開始了自相殘殺。其規模和效果都遠遠超過了唐朝的各代皇帝。唐朝的每一位皇帝登基前都會手足相殘,但除了第一代之外絕不會弄到隻剩一人。南漢就絕對徹底,自劉龑以下兩代人,一共近二十個兄弟被三個皇帝通通幹掉,有的還被全家抄斬,一個不留。
最後的勝利者叫劉晟。
殘暴者在被硬性打擊之前,總會把凶殘當成勇敢,此人對北方(對他來說,可真是廣州以北全是北)每一位皇帝都不屑一顧。郭威開創了後周,派來使者向他問候,臨走時劉晟送了一枝特別香的嶺南特產鮮花,其實就是茉莉。但郭威不認識,使者替劉晟傳話,說這叫——小南強。
郭威把花聞了好一會兒,細細品味,最後隻是微微一笑,就此扔開。但是北方人都記住了,一直記到了劉晟死後,他的兒子劉當上了皇帝。
曆史證明,劉的治國業績比他的祖先們更上一層樓,青出於藍。
劉十六歲當上了皇帝,堪稱年少有為。就當皇帝的資曆來說,趙匡胤還得甘拜下風,再過三年,他才在陳橋驛披上了黃袍。
當時的南漢,已經今非昔比,不要太吃驚,它竟然比以前更強盛了。原因是劉的老爹劉晟,“小南強”不是白叫的,他在公元948年突發神勇,出兵楚國(今湖南大部,立國者馬殷)。苦戰近三年,奪得宜、連等十州之地,並且把當時正處於全盛時期的李璟擊敗,硬生生地留住了勝利的果實。
這就是少年劉幸福生活的開端,嶺南兩廣之外,又加上了湖南大部,從此他開始了對自己國家的改造,使之變成他夢想中的國度。
他的爺爺是“真蛟蜃”,他父親的刑堂叫“生地獄”,他更絕,在照例把所有的兄弟都砍了之後,又把整個南漢朝廷都變成了後宮,具體行為就是近百分之九十的臣子都變成了太監。其理由充分且實際,請聽一下當時南漢第一權臣龔澄樞(這就是個太監)的高論——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各有私心。唯有宦官無牽無掛,幹淨利落,所以才能為陛下忠心效力呀。
如此高論讓劉大為傾倒,他連連點頭,立即實施。從此南漢朝野混成一家,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像在後宮裏一樣溫馨可人。於是南漢的高官們隻剩下了兩條路可走,一是去自殺;二是去動手術。例年趕考的舉子們就更要注意了,他們從此就隻有金榜題名時,再也沒有了洞房花燭夜,功名利祿和光宗耀祖隻能任選其一。
水獄,顧名思義,牢裏全都是水,不過嶺南多蛇,那麼再扔進去一些,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他還特別喜歡親眼看著劊子手施刑,並且隨時轉移會場,到他的宮殿裏去繼續開工,以便他指導修正,一邊在天堂裏享受,一邊就近觀賞地獄。
還有,當他偶爾興致突發的時候,就會把人先扔進熱水,再取出來日曬,再敷上鹽和酒,再去曬,再扔進水,如此九蒸九曬,直到皮肉爛光,慢慢死去。
就這樣,他華麗且刺激的一生就過去了,為了紀念他,嶺南人民給他取了個外號,非常響亮——“真蛟蜃”。他的兒子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基礎之上把一切變本加厲。
他們不僅對子民們更狠,而且開始了自相殘殺。其規模和效果都遠遠超過了唐朝的各代皇帝。唐朝的每一位皇帝登基前都會手足相殘,但除了第一代之外絕不會弄到隻剩一人。南漢就絕對徹底,自劉龑以下兩代人,一共近二十個兄弟被三個皇帝通通幹掉,有的還被全家抄斬,一個不留。
最後的勝利者叫劉晟。
殘暴者在被硬性打擊之前,總會把凶殘當成勇敢,此人對北方(對他來說,可真是廣州以北全是北)每一位皇帝都不屑一顧。郭威開創了後周,派來使者向他問候,臨走時劉晟送了一枝特別香的嶺南特產鮮花,其實就是茉莉。但郭威不認識,使者替劉晟傳話,說這叫——小南強。
郭威把花聞了好一會兒,細細品味,最後隻是微微一笑,就此扔開。但是北方人都記住了,一直記到了劉晟死後,他的兒子劉當上了皇帝。
曆史證明,劉的治國業績比他的祖先們更上一層樓,青出於藍。
劉十六歲當上了皇帝,堪稱年少有為。就當皇帝的資曆來說,趙匡胤還得甘拜下風,再過三年,他才在陳橋驛披上了黃袍。
當時的南漢,已經今非昔比,不要太吃驚,它竟然比以前更強盛了。原因是劉的老爹劉晟,“小南強”不是白叫的,他在公元948年突發神勇,出兵楚國(今湖南大部,立國者馬殷)。苦戰近三年,奪得宜、連等十州之地,並且把當時正處於全盛時期的李璟擊敗,硬生生地留住了勝利的果實。
這就是少年劉幸福生活的開端,嶺南兩廣之外,又加上了湖南大部,從此他開始了對自己國家的改造,使之變成他夢想中的國度。
他的爺爺是“真蛟蜃”,他父親的刑堂叫“生地獄”,他更絕,在照例把所有的兄弟都砍了之後,又把整個南漢朝廷都變成了後宮,具體行為就是近百分之九十的臣子都變成了太監。其理由充分且實際,請聽一下當時南漢第一權臣龔澄樞(這就是個太監)的高論——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各有私心。唯有宦官無牽無掛,幹淨利落,所以才能為陛下忠心效力呀。
如此高論讓劉大為傾倒,他連連點頭,立即實施。從此南漢朝野混成一家,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像在後宮裏一樣溫馨可人。於是南漢的高官們隻剩下了兩條路可走,一是去自殺;二是去動手術。例年趕考的舉子們就更要注意了,他們從此就隻有金榜題名時,再也沒有了洞房花燭夜,功名利祿和光宗耀祖隻能任選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