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信任,忠誠>能力
不要沒有立場;不要捉摸不定;不要朝三暮四;更不要疑竇叢生。忠誠大於能力,置於四海皆準,沒人願意引狼入室。
職場有“三勢”:蓄勢、造勢、運勢,通過蓄勢從而去造勢,而通過造勢最終獲得運勢。職場中蓄勢、造勢多在於已,而運勢多在於上司。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企業中得運勢者多為上司的“心腹”。無論是同事間還是上下級間,信任是人與人共事的基礎前提。領導越信任你,就越肯給你機會,越敢賦予你任務。領導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你職業道路上的一部階梯,送你、伴隨你一路高升,而登上這部階梯的前提就是必須“信任”你。雖然在管理中我們說: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但在現實工作中,疑人非不得已而用之,且能不用就不用!
在現實的企業用人過程中,忠誠不等於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卻大於能力。正所謂:有德有才者用之,有德無才者育之,有才無德者禦之,無德無才者棄之。而所指之“德”更多的就是對於企業的忠誠。求才而遇知已!忠誠可遇而不可求,才能甚至可以被量化,而忠誠卻不可以被量化。現代的企業管理可以考核一個員工的能力,卻無法考核一個員工的忠誠。當“忠誠”出現在上司與下屬之間時,不可避免夾雜其中的還有個人的情感,上司在有意無意間都會給予你更多的幫助和關照。
借力打力不費力,職場要懂得借“東風”,而你的上司則是你的第一陣“東風”。信任、忠誠猶如職場大舞台的聚光燈,為你聚集人氣,聚焦目光。
因材而治,讓每個下屬都聽話
1.調動下屬積極性的心理高招
作為一名工作中的領導者,在各項工作中,如何調動眾多下屬的積極性,發揮各人的作用至關重要。
①寓“管”於“幫”。“幫”即幫助。追求上進、渴望成材是一般人的共同心理。作為一名管理者,對屬下的進步和成長應時刻關心,盡力幫其向上發展。那種怕“紅杏出牆”、人才外流的意識,或以本位利益為出發點,不給同事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的思想是錯誤的,是目光短淺的做法。“武大郎開店”式的領導是很難使同事把全部精力傾注在工作上的。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並用行動使其感到管理者有支持人才脫穎而出的襟懷與熱誠,隻有這樣,下屬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齊心協力地想工作之所想。在幫助同事上進的過程中,人人都能樹立起集體榮譽感,對每項具體的工作大家都能積極地提出想法和建議,形成一種不怕辛苦、團結奮鬥的工作氛圍,使個體的自覺工作精神,融於總體工作裏,使管理意圖融於同事們的自覺行動之中。
②知人善任。所謂知人,就是了解下屬的德才學識、性格作風。大家雖朝夕相處,在同一單位、同一辦公室工作,但由於各人素質不同、才華各異,即使同一個人,能力也會因事因時而異,有的人辦事果斷、雷厲風行可性情急躁;有的人足智多謀、溫和可親卻優柔寡斷……作為管理者,必須針對各人特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知人的另一麵還包括樂作知音。關心愛護部下,滿足下級的心理和感情需要,積極幫助下屬解決實際困難,是調動工作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士為知己者用”,理解、關心、信任、寬容和尊重人,著意創造心情舒暢的環境,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理智的共鳴與情感的呼應。因此,作為最直接的上司,應經常找下屬談心,工作取得成績應及時表揚祝賀,遭到挫折不幸需關懷慰藉,同事間出現矛盾,應及時解決,努力再造愉快、寬容、理解和友好的氛圍,擺脫尷尬困境。一句話,要有意識地在相處中進行感情投資,給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覺,使大家體味到集體的溫暖,在講原則的前提下,適當地放鬆管理的“韁繩”,尊重人、信賴人,給下屬以平等的心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