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明治批評法
你的公司要求上班時間穿職業工作裝,可是有一天劉小姐沒有穿,你又不能不管。你應該這麼說:“嘿,小劉,今天的發型很漂亮啊(第一步——讚美),如果配上咱們公司的職業裝(第二步——其實是批評),你會更精神更漂亮(第三步——讚美)”!
這種批評方式,就像三明治,在麵包的中間夾著其他東西,故稱為三明治批評法,被台灣、日本的管理人員廣泛應用。
使用了三明治批評法,效果就是不一樣。每個人都會感到鼓勵和激勵。所以要學會使用積極正麵的語言去形容消極負麵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周圍的一切欣欣向榮,就把一切你需要改變的,用積極正麵的語言來進行溝通。
2.批評要尊重客觀事實
批評他人通常是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在批評的時候一定要客觀具體,應該就事論事,要記住,我們批評他人,並不是批評對方本人,而是批評他的錯誤行為,千萬不要把對部下錯誤行為的批評擴大到了對部下本人的批評上。比如說,你的秘書校對文件並打印,結果文件上還是有一個錯誤沒有發現,這時你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你可以說:“這個錯誤你沒有校出來。”你也可以說:“你這個人怎麼工作這麼馬虎、這麼不負責任,這麼大的錯誤都沒有校正出來。”很顯然,後者是難以被對方接受的,因為你的話語讓他很難堪,也許他隻是一次無意的過失,你卻上升到了責任心的高度去批評他,很可能把他推到你的對立麵去,使你們的關係惡化,也很可能導致他在今後的工作中出更多的紕漏。
3.不要傷害部下的自尊與自信
批評下屬要把握一個核心,就是不損對方的麵子,不傷對方的自尊。例如:“我以前也會犯這種過錯……”、“每個人都有低潮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縮短低潮的時間”、“像你這麼聰明的人,我實在無法同意你再犯一次同樣的錯誤”、“你以往的表現都優於一般人,希望你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4.友好地結束批評
正麵的批評部下,對方或多或少會感到有一定的壓力。如果一次批評弄得不歡而散,對方一定會增加精神負擔,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對抗情緒,這會為以後的溝通帶來障礙。所以,每次的批評都應盡量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會見結束時,你不應該以“今後不許再犯”這樣的話作為警告,而應該對對方表示鼓勵,提出充滿感情的希望,比如說“我想你會做得更好”或者“我相信你”,並報以微笑。讓部下把這次見麵的回憶當成是你對他的鼓勵而不是一次意外的打擊。這樣會幫他打消顧慮,增強改正錯誤、做好工作的信心。
5.選擇適當的場所
不要當著眾人麵指責,指責時最好選在單獨的場合。你的獨立的辦公室、安靜的會議室、午餐後的休息室,或者樓下的咖啡廳都是不錯的選擇。
或許,你也可以自創一些軟批評的方式,比如:用微笑來暗示、用表揚來反襯、用商討來提醒、用沉默來責備、用故事來感化、用幽默來感召。
說“不”的藝術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麵對各種各樣的請求,若統統答“是”,會讓你分身乏術,但這個“不”要如何說出口呢?許多時候,人們在工作中總要麵對朋友、同事、客戶與主管的許多要求。有些要求可以滿足,但有些要求因礙於公司規定或其他原因必須拒絕。但是,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直接拒絕別人,輕則影響雙方往後的合作與相處,重則讓人覺得你不夠大方。因此你在拒絕別人時先不要急切、直接地表達自己的立場。為了最大化地降低拒絕所產生的負麵效應,你需要掌握一些溝通技巧,秉持“理直氣和”的原則,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又能婉轉地拒絕。
首先,說“不”之前先傾聽。
拒絕對方之前先要認真地傾聽。在拒絕對方之前,可以首先傾聽對方的要求,以便針對他的情況,建議對方如何取得其他人或組織適當的支持。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議或替代方案,對方一樣會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比較好的做法是,請對方把處境與需要講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幫他。接著表示你了解他的難處,若是你易地而處,也一定會如此。
其次,說“不”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
傾聽完了,確定自己不能幫助對方時,就要溫和而堅定地說“不”,而不要含糊其辭,更不能因為礙於麵子而違心地先答應對方。或許你懷著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幫忙,或者你認為他自己能解決,到時候就不會找你麻煩了。這種想法千萬要不得。試想,如果你先答應,但到時候不能遵守諾言,而且也耽誤了對方尋找別的途徑,你又如何麵對你的朋友呢?到時候一切已成定局,即使你道歉,也無法挽回什麼,尤其是你們之間的感情!所以,當你仔細傾聽了朋友的要求、並認為自己應該拒絕的時候,說“不”的態度必須是溫和而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