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虛者,實之——操縱你的對手(1)(3 / 3)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隻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隻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麵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麵也有一個書童,手裏拿著拂塵。城門裏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於是下令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麵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諸葛亮之所以能大膽地以“空城”退敵,就是他準確地揣摩到了司馬懿謹慎、多疑而心虛的心理狀態,而諸葛亮獨出心裁、奇異的思維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時的危局。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才能達到緩解危機的目的。

軟批評的力量

批評既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又是一種有效的溝通信號。

古有“樂妻勸婆”的故事,讀來耐人尋味。樂羊子外出求學,7年未歸,婆媳相依為命,家境貧窮。一日,婆婆嘴饞,竟偷殺了人家的雞。樂妻知情後,並未發火。當婆婆端來香噴噴的雞上桌時,她卻不動筷子。婆婆忙問何故,她傷心地說:“媳婦無能,沒能侍候好婆婆,使得飯桌上有了不是自家的雞。”聽完媳婦的話,婆婆羞愧不已。從那以後,婆婆再未做出偷偷摸摸的事。樂妻如此駕馭批評的藝術,對於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積極開展有效的批評很有啟發。

在現實生活中,要使批評達到預期效果,除了自身正派,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不斷在工作中建立威信外,還必須提高自己的批評藝術。批評的目的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能否達到這個目的,批評的方式、方法至關重要。有的恰到好處;有的適得其反。因此,批評要講究藝術。

舉個美國NBA球賽的例子。一位休斯頓火箭隊主力隊員在主場開賽時,因堵車遲到半小時,這在主教練眼裏是不可饒恕的過失。主教練範甘迪嚴肅地把他叫到辦公室,他忐忑不安地搓著手,等待嚴厲的批評教育。範甘迪讓他坐下,平靜地說:“遲到原因我心知肚明,但一切都過去了。從現在開始,你什麼都別想,隻想著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投入比賽,好嗎?”那位隊員心情放鬆下來。緊接著範甘迪在暫停的瞬間對火箭隊員說:“他遲到了,所以欠大家半場很好的比賽。”然後轉頭對那位隊員說:“你明白了吧?你要打半場精彩的比賽還給大家,包括全體熱心觀眾。上場,小夥子!”那位隊員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拚吧!他像匹野馬衝向賽場……

比賽結果:他共獲得22分和20個籃板,率領火箭隊主場以86:80分戰勝底特律活塞隊。範甘迪滿意地笑了,不但笑贏球,更笑“軟批評硬鼓勵”的執教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遲到隊員把壓力變成動力,以精彩的球賽奉獻給隊友和觀眾,換來大家對他的諒解。

這位遲到隊員就是我們喜愛的中國小巨人姚明。

批評是心理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以精神控製的有效措施。不要錯過任何洗腦的機會,這才是管理的真正成功。批評也是一門藝術,如何批評下屬?不妨采用以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