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兩人說話之際,弗萊明的兒子從外麵回來了。紳士問到:“他是你的兒子嗎?”農民不無自豪的回答:“是。”紳士說:“我們訂立一個協議,我帶走你的兒子,並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這個孩子能像你一樣真誠,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讓你自豪的人。”弗萊明答應簽下這個協議。數年後,他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發明了抗菌藥物盤尼西林,一舉成為天下聞名的亞曆山大·弗萊明爵士。
有一年,紳士的兒子,也就是被弗萊明從深溝裏救起來的那個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誰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救了回來?是盤尼西林。那個氣質高雅的人是誰呢?他是二戰前英國上議院議員老丘吉爾,紳士的兒子是誰呢?他是二戰時期英國著名首相丘吉爾。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個人種下什麼,就會收獲什麼。我們如果真誠的待人,別人也會真誠地對待我們。弗萊明因為真誠才讓自己的兒子有了成才的機會。老丘吉爾也因為真誠才挽救了自己兒子的生命,並使之成為20世紀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政治家。
情義是人際關係的基礎。在中國人的價值觀裏,如果一個人沒有人情味,不講情義,那根本就沒有和他交往的必要。曹操就因為說出了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而在京劇舞台上唱了幾百年的白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錢給人們帶來實惠,帶來物欲上的滿足,也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冷漠感、虛偽感,客觀上造成一種唯利是圖的心理趨向。人們的內心深處在需要錢的同時,更渴望得到真誠、友善、關懷、理解、信任、溫暖和發展,渴望真情的潤澤。人的感情,同時更是一種無形、奇異、敏感、具有巨大潛力和激發性效應的隱形市場。
中國人十分重情義、重感情,所以在日常交往,特別是在管理中更要特別注重感情投資。所謂感情投資,就是指不用一切形式上、物質上的手段,而用一種精神上、感情上的手段對下屬進行鼓勵和獎賞。比如做一些關切的舉動,說些動情的話語……這些東西不像物質的獎賞那樣可以拿過來就用,但是它的作用卻要比物質獎勵大得多。它不但可以使受獎者感激涕零,也會使許多人對你另眼相看。
上海市勞模、雙龍汽車公司首席副社長張海濤就是這樣一位真誠並懂得感情投資的管理者。一開始,韓國雙龍的員工對來自上汽的領導不太信任。雖然壓力巨大,但張海濤知道,一切都該用事實說話,用實力說話。來到雙龍後不久,一名員工的父親去世了,張海濤得知後立即開車到員工的家。那名員工住在偏遠的地方,那天又偏偏狂風暴雪,張海濤到了那裏已是午夜時間,他按照韓國人的習俗,立刻跪在那名員工父親的遺像前磕了好幾個頭,那名員工感動得熱淚盈眶。親切安撫了員工後,張海濤又連夜趕了回去,到家已是淩晨了。堅持親民路線的策略得到了廣泛的積極效應,雙龍員工都慢慢認同起這名愛護員工的中國領導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張海濤的感召下,不少韓國員工改正了工作懶散、效率低的作風,一心投入到工作中。
一個領導在管理中不但要用權去領導,還要帶著心去領導,要在管理中體現出情義。孫子強調“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說的就是“帶人要帶心”的道理。惟有帶著心去領導,事業的飛黃騰達方可指日而待。
真誠待人的結果是雙贏。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簡單的;而簡單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卻很不簡單。
真誠贏得尊重
著名作家三毛說過,有真誠的心,而且是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裏都應該帶著它。
一個雨天的下午,一位老婦人走進一家百貨商場,她漫無目的地在商場內閑逛,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買東西的樣子。
這時,一位年輕的女店員看到了這位老婦人,立刻主動地迎上去向她打招呼,很有禮貌地問她:“您是否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地方?”
這位老太太對她說:“我隻是進來躲雨,並不打算買任何東西。”這位年輕女店員微笑著對她說:“即使您不想買東西,我們也同樣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