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用禮貌語言,學會調節氣氛
禮貌是對他人尊重的情感外露,是談話雙方心心相印的導線。人們對禮貌的感知十分敏銳。有時,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您”“請”等字眼,都可以讓他人感到一種溫暖和親切。在說服時,要想方設法調節談話的氣氛,如果用和顏悅色的說話方式代替盛氣淩人的命令,別人是不是更容易對你說“是”呢?
有一次,某學校安排各班級學生參加校園大掃除,可學生們都躲在樹蔭下不肯幹活,由於班主任是一位新來的年輕教師,所以大家都不聽他的話。這時老師想到一個辦法,他問學生們:“我知道你們並不是怕幹活,而是天氣太熱了吧?”同學們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懶惰,便異口同聲說:“是”,老師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等太陽下山了再幹活,現在同學們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吧。”學生們一聽都高興了。最後學生們不僅在太陽下山之前清理了校園,還愉快地接受了這位新老師。
2.存異,以短補長
一些性格比較倔強的人經常處於“不”的心理狀態中,要說服這種人,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問題,一般情況都會遭到拒絕和抵製。所以,你要善於尋找與對方一致的地方,先讓對方讚同你遠離主題的意見,從而使他對你的話題感興趣,而後再想法將你的主題引入,最終讓對方說“是”。
有一個小夥子固執地愛上了一個商人的女兒,但姑娘始終拒絕正眼看他,因為他是個古怪搞笑的駝子。這天,小夥子找到姑娘,鼓足勇氣問:“你相信姻緣天注定嗎?”姑娘眼睛盯著天花板搭:“相信”,然後反問他:“那你相信嗎?”他回答:“我聽說,每一個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會告訴他,將來要娶的是哪一個女孩。我出生的時候,上帝告訴我,我的新娘是個駝子,我當時向上帝懇求:‘上帝啊,一個駝背的女孩將是個悲劇,求你把駝背賜給我,再將美麗留給我的新娘吧!’”聽到這些話,姑娘轉過臉看著小夥子的眼睛,她把手伸向他,最終成了他摯愛的妻子。
3.善於使自己等同於對方,以心換心
人類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傾向,一個有經驗的談話者,總是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對方相稱,就連坐的姿勢也盡力給對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比如,並排坐著比相對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直挺著腰坐著,要比斜著身子坐著顯得對別人尊重。
4.善於觀察對方的氣質和性格,回應對方的感受
如若與“激情型”的人交談,會發現對方情緒強烈,內心活動顯之於外;與“靜漠型”的人談話,會發現對方持重寡言,情感深沉;與平素大大咧咧的人談話,會發現對方滿不在乎,漫不經心。針對不同氣質和性格,應采取不同的談話方式。如果談話的對方,為某事特別憂愁、煩惱時,就應該首先以體諒的心情說:“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會這樣。”這麼一來,就會使對方感到你對他的感情是尊重的,才能形成一種同情和信任的氣氛,從而,你的說服也會更有效果。
5.要善於選擇談話機會
一個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比在別人或陌生的環境中的談話更有說服力。為此,他可以在業餘時間內利用“居家優勢”,也可以在別人無戒備的、自然的心理狀態下講話,哪怕是隻言片語,也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沒話找話的本領
有人說:“交談中要學會沒話找話的本領。”所謂“找話”就是“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個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有了個好話題,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好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縱情暢談的開端。好話題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那麼,怎麼找到話題呢?
1.中心開花
麵對眾多的陌生人,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大家的興奮點。這類話題是大家想談、愛談、又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能說個不停,以致引起許多人的議論和發言,導致“語花”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