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寒暄了解對方
寒暄是人們相見開始時最常用的方式,雖然隻是短短的一瞬間,但如果仔細觀察,仍然有助於了解對方。
①表情。眼睛柔和地注視對方,笑容自然放鬆的人內心從容自信;眼睛大睜直視對方,表情誇張的人有表現欲;目光躲閃、口中忙不迭地問好的人有自卑傾向;目光遊離、表情僵硬的人比較傲慢。
②握手的力度。握手短促有力的人熱情而自信;握手輕飄飄的人心不在焉或缺乏自信;不斷地搖晃手臂的人有恭維對方的心理。
③手掌的濕度。若對方的手掌潮濕,說明對方的精神處於興奮狀態,心理上處於不平衡狀態。
2.通過表情了解對方
表情是心情的鏡子。人要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或製造出與自己的真實想法完全不同的表情來,是很困難的。了解以下的對應表現對我們觀察了解他人有很大幫助。
①驚訝。眉毛上揚,額頭呈現抬頭紋,眼睛張大,嘴巴張開。
②驚恐。與驚訝相似,但情感不流露於臉上。
③厭惡。嘴角向下撇,鼻梁上擠滿皺紋,臉頰抽動。
④憤怒。眉毛下壓,眉間有皺紋,目光聚於一處,鼻孔微張,嘴角抿成一字或像大叫似的張開。
⑤幸福。嘴角上挑,鼻子到嘴唇兩端處有表情紋,下眼瞼處有細紋,眼角下垂。
3.通過視線了解對方
人類從外界得來的信息,有70%來自眼睛。眼睛也最有表現力,有道是“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為此觀察對方的視線有助於了解對方。
①視線柔和自然的人內心從容自信。
②視線不停亂動的人心不在焉,或者喜歡算計,善於察言觀色。
③眼睛驚恐,不斷被對方表情左右的人有自卑感,沒有主見,或急於討好對方。
④微微低頭、視線向上望著對方的人可能有敬畏的心理,抬頭向下望著對方則表示傲慢。
⑤大睜眼睛直視對方的人如果不是充滿敵意,則多半精力充沛,或控製欲強。
4.通過言談了解對方
①語速。說話一直慢條斯理,突然變得快速急促,往往是因為心中感到不安或恐懼,想迅速把事情說出來以得到解脫。同樣的,一直能言善辯,突然變得吞吞吐吐或者一直說話不得要領,突然間滔滔不絕等情況,都要引起注意。
②音調。一個人在表達反對意見時,為在氣勢上壓製對方,往往會提高音調;人在激動時,無論是高興還是生氣,也常提高音調。相反,人們在平靜、頹喪、沉思時,往往降低音調。
③節奏。有自信、心地坦蕩、性格樂觀的人,說話必然富有節奏感;相反,如果一個人說話經常張口結舌、語無倫次,則多半是缺乏自信或心中有鬼。如果一個人說話有板有眼,說明他對所談事情清楚明白,立場堅定,不怕對方反駁;相反,匆匆忙忙想要結束談話,或支支吾吾、語氣曖昧的人,多半不願承擔責任,處世圓滑。
5.通過行為舉止了解對方
行為舉止是一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能有助於了解他的習慣和性格等特征。
①手姿。手是最容易表現人的習慣的部位。比如有的人喜歡有意無意地玩弄領帶、鋼筆、挖鼻、撫弄頭發、掰關節等,雙手總是忙個不停,這樣的人不安穩,欠成熟;笑時用手掩住嘴的人有女人氣;手勢過多過大的人表現欲強,或者思維活躍,急於表達。
②坐姿。坐下時兩膝靠攏的人,比較內斂拘謹;雙腿叉開的人不拘小節;喜歡蹺起“二郎腿”的人,控製欲比較強,希望獲得優越感;習慣將腳神經質般不停晃動、前伸、翹起的人,比較喜歡引人注意,表示自己“對此事不在意”。
③站姿。哈著腰、弓著背望著對方的人,缺乏自信和主見,急於討好對方;喜歡雙手提著包垂在身前,像個侍者一樣筆直地站著的人,多半自以為形象不錯,而且看重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④行姿。走路快、步幅大的人一般是急性子;走路東張西望、慌裏慌張的人可能喜歡算計;走路磨磨蹭蹭、總喜歡靠著牆角走路的人是沉默的內向者,或者有自卑傾向;喜歡把手插到褲袋裏的人希望引起別人注意。
總之,從非言語的行為中觀察一個人,是識別人的基本功夫。花同樣的時間,善於觀察的人會比別人得到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