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亂七八糟的人性格粗枝大葉,任性;
盤子幹幹淨淨的人做事有計劃,一絲不苟;
整齊地留下食物的人,在意別人的眼光,對別人很嚴格;
即使隻剩一口也不吃完的人,姑息自己,真率。
奇怪的健談者
當與人接觸時,如果對方不斷地問你問題,並且不給你提問的機會,你要知道,他可能有某件羞於讓人知道或怕別人提及的事。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到心理谘詢中心求助,因為他現在非常擔心別人問他的工作情況。他原來的職位讓人羨慕不已,而如今換了一個公認的“瘦差”,心中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整天擔心別人問及他的事,如果與人接觸,隻好變得很熱情,不斷地問對方現在情況怎樣,目的隻有一個,不給別人問自己情況的機會。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健談都是想積極地表現自我,或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是純粹想開口講話,或是善辯的表現,有時僅僅是為了阻止話題的繼續展開或掩飾自己尷尬而施放出來的煙幕彈。如果你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能會給別人帶來不愉快。
記住,當與你交往的人突然間變得健談起來,或者不斷地向你提出問題時,你就不要問及對方的事了,該是換話題的時候了,否則,你會成為不受對方歡迎的人。
“反向”的心理防禦
對人熱情本來是美德,但如果一個人對你過分的熱情,你可要注意,他可能要拒絕你的要求或建議。在心理學上有一種防衛機製,我們稱之為“反向形成”,意思是指想法和行動有相反的表現。比如一個人對一個異性感興趣,但可能對他(她)特別的冷談;對一個人特別的憎恨,但表現出特別的友好。
有這樣一個事例:小李有一位推銷保險的朋友,要他買一份保險,但是他已享受國家的有關政策,所以買保險對他來說是多餘的。但這位朋友與小李關係很好,如果拒絕對方,可能會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為了不讓朋友感到難過和自己尷尬,他表現出特別的客氣,還拿出了一份非常有價值的禮品送給他。目的就是一個,為了掩飾不買保險的尷尬心理。
如果我們不能了解這種心理現象,以為自己被對方所接受,那就大錯特錯了。為了試探對方的熱情是真誠,還是演戲,有時要不露聲色地改變話題進行觀察。
識別含糊式拒絕
當我們向別人提一個要求時,對方還沒聽完就說自己“知道了”,其實最後並沒有幫助你。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一個對你的性格、目的所知不多的人,對你的請求顯示出聞一知十的態度時,通常是不想讓你繼續說下去。我們試想,當我們要幫助一個人時,總是有耐心地聽他講完,然後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決定該怎樣做。
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解釋就是要麼他不願意幫助,但隻是出於禮貌而不采取直接拒絕你的辦法;要麼他沒有聽懂你的意思,而隻能用這種方法來表示聽懂了。
所以,當你聽到對方輕易答應時,不要被這種現象所迷惑,而認為他是個非常熱情的人,其實,這時候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沒有達到,要清楚該做些什麼改變了。
通過語速透視內心變化
說話速度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氣質。如果在平時說話速度就快,可能是能說會道的表現,但是,如果平時說話速度不快,而此時速度突然加快,則反映出他現在的心態有不安感或有緊張感。
社會心理學家曾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一個男人在外拈花惹草後,如果他覺得這可能會對不起他的老婆,他往往會突然對妻子滔滔不絕地說許多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在深層的心理有不安感時,說話速度都會快得異乎尋常,其目的就是自欺欺人,緩和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一次,某學校的教導主任去檢查學生紀律,發現有學生自行離開實習崗位,教導主任就請那些在崗的學生轉話給離崗的學生,要他們去她的辦公室。這些同學來了以後,教導主任發現了一個相同的現象,就是他們跟她講話的時候,語速都很快。由此她知道,這些學生們是害怕被處分,心中不安,希望她能夠原諒他們。
觀察那些獨特的心理泄露
對不太熟悉的人,又需要在短期內盡量多地了解他的性格和心理,就要注意觀察其非言語的行為。這種能力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提升觀察了解他人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