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口頭語言和這個手勢不一致時,矛盾會格外明顯。比如,某個人說“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時他卻在抓撓脖子,那麼我們可以斷定,實際上他並沒有理解。
7.看他是否拉拽衣領
撒謊會使敏感的麵部與頸部神經組織產生刺癢的感覺,於是人們不得不通過摩擦或者抓撓的動作消除這種不適。這種現象不僅能解釋為什麼人們在疑惑的時候會抓撓脖子,它還能解釋為什麼撒謊者在擔心謊言被識破時,就會頻頻拉拽衣領。這是因為撒謊者一旦感覺到聽話人的懷疑,增強的血壓就會使脖子不斷冒汗。
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者遭遇挫敗的時候,也會用力將衣領拽離自己的脖子,好讓涼爽的空氣傳進衣服裏,冷卻心頭的火氣。當你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時,你不妨對他說,“麻煩你再說一遍,好嗎?”或者“請你有話就直說吧,行嗎?”這樣的話會讓這個企圖撒謊的人露出他的馬腳。
餐桌上摸透他人個性
人際交往中難免會去吃吃喝喝,那麼對方在就餐過程中的種種不經意的表現可以深層次反映一個人的心理。
1.從找座位方式看
在帶別人一起上餐廳的時候會環顧四周後找到空位,然後說:“坐那裏吧!”帶領大家就座的人,不僅判斷力卓越,也極具自信,是會直接表達內心想法的人,但也容易因為獨斷而惹人厭。
帶領著大家就座,卻發現位子不夠或是有他人先到,於是在店裏四處徘徊重新尋找。有這種習慣的人判斷力欠佳,且會做出錯誤判斷,經常會出現小失敗,不過卻反而凸顯個人魅力,樂於配合他人,老實的性格受人歡迎。
總是跟在大家後麵的人,是需要別人照顧或依賴心很強的人,凡事不會自己積極主動,總是配合周圍人的舉止而行動,是那種“不會在意細枝末節”、性格大方的人。
馬上去問店員哪裏還有空位的人,雖然做事會以合理化的方式往前邁進,不過會有以眼前結果(所有人都就位)為優先,而疏忽喜好與氣氛等心理因素的傾向。也有不考慮別人意見與想法的一麵。
2.從點菜方式看
速戰速決點菜的人下決定速度快,但性子急,有想法太過天真、缺乏深思熟慮的一麵,擁有領導者特質,但過於獨斷且不相信別人,有“凡事求快”、“不想落後於人”的競爭心。
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的人太過在意別人,缺乏決斷力,會對不同事物都感興趣而不斷轉移焦點,進而產生迷路的錯覺。
“跟大家一樣”的人沒有主見,總是左思右想對自己缺乏自信,跟別人步調一致,行動不積極。
會問別人要點什麼的人做事很有要領,個性親切,雖然計劃周詳,卻不會有更深入的想法,與總是跟人點同樣菜的人相同,是“同調性”很高的人。如果一邊問別人,一邊卻點了跟對方不同的菜色,是不在乎他人而自行其道的人。
最後還是點了跟別人一樣菜色的人遵從多數意見,希望與別人一樣的傾向性很強,不會堅持己見,經常會因為配合別人而改變意見,是難以信賴的人,對自己所屬的團體歸屬意識強烈,不喜歡離開集團或讓集團產生混亂。
一次點了一大堆,“這個也要,那個也要”是心浮氣躁的人,想法與需要非得直接表達才甘心,有點孩子氣。不照順序來,一次全包,浮躁的態度,可說是對失敗的可能性缺乏慎重思考的人,也欠缺“隨機應變”的彈性。
3.從吃法了解
開始想吃別人菜肴的人,善變,無論如何也都無法得到滿足感。對自己缺乏自信,經常在意別人的言行,是那種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就會產生自卑感的類型。在人前一副開朗的模樣,但一落單後就會想不開,自尋煩惱。
一道一道吃的人,將好幾盤菜從最邊緣開始照順序吃的人,眼前該做的事情就會勇敢直前,一旦開始埋頭苦幹,就毫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一件事沒有做完,就絕不會心有旁騖。這樣的人可以發揮卓越的集中力,對同時進行多項工作就不拿手了。要他以寬廣的視野看待事物,做出權衡的判斷是很困難的。在個性上,也有一本正經與頑固的地方。
不管別人,馬上吃完的人,極度自私、性急,自以為是,不想配合他人的步調,雖然能處理較具積極與活動性的工作,但都以自己的步調來進行,就算造成別人困擾也不以為然;也有的人一旦下定決心,就絕不會動搖信念,雖然態度強硬,但對批評毫不在乎,仍貫徹始終。
4.從剩菜殘留方式,發現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