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人,心理素質比較差,意誌比較弱,碰到什麼事,剛開始還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但經過別人三言兩語一說,馬上就把自己的原則拋到九霄雲外,其實做人就應該當機立斷,不要顧及到每個人麵子或是利益,你對別人太好,別人可能會笑你一廂情願,根本就不領情,你也不可能顧及到每個人的,每個人的需要不同,你越是想讓人滿足,別人可能越不滿足,甚至還會認為你有什麼陰謀。
有的人以為堅持自我的特點,是很難處好人際關係的,其實這是種誤解。因為別人樂意與你相處、與你交往正是你的特點在吸引著他。如果一個人,別人要求他怎麼樣他就怎麼樣的話,那將失去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實際上,最受歡迎的人恰恰是那些獨特的人,是那些不被別人所左右,獨立自主而完整的人。
找借口還是找方法
很多人總愛找一大堆理由來掩飾自己的失誤,很少有人在失誤時敢坦然承認是自己的錯而不去找借口。每當失敗時,往往先抱怨環境的不如意,而不是先從自己身上去發現缺點。我們往往不屑於別人的失誤,卻不知那可能導致我們重複犯錯誤。
“隻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在生活中,麵對困難,要積極行動起來想辦法解決。我們要堅強地麵對生活,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有時我們總是很輕易地原諒自己,為沒有做到的事情找出一大堆借口,因而導致最終的不成功。
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找借口。因為借口太多,我們的原則就容易被放棄;借口太多,我們的意誌就會越來越薄弱;借口太多,我們就越容易放縱自己。當我們發現成功遲遲不來,那是因為我們的借口太多。
沒有借口是一種涵養。大凡成功的人,都不會為自己的過失找借口,因為他們理智。如果這也有借口,那也有借口,我們的涵養就易丟失。勇敢麵對自己的缺點或失誤,深刻剖析自己,查找自身的不足,為以後工作和生活提供借鑒,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沒有借口是成熟的表現,沒有借口是成功的開始。
曾經有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小王,畢業後分配到地區水利局工作,擔任施工員,由於他工作認真、勤奮好學、有知識有水平,主管工程技術的副局長非常信任他,很快把他提拔為工程技術科的副科長,工程的技術問題都交給他負責。可有一次,在一個小型的水利工程中,由於忙著和戀人約會,小王對水灰比的數據沒有進行最後的細致核查,就匆忙簽字通過,結果使攔水堤壩發生坍塌。局長責成下來,小王卻準備了數條理由為自己辯解,說得頭頭是道。其實局長是學水利專業的,對於水利工程技術十分了解。局長看到自己欣賞的小王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推卸責任,心裏既痛心失望又十分窩火,最後不得不把他下放到水利局下屬最邊遠的一個水電站去工作。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發現,和小王類似的人不少,在失敗麵前,為自己找借口,說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後腿、是因為沒有人幫忙、是因為身體不適、甚至時運不佳等等,一堆的借口無非是想告訴自己或別人:一次次的失敗是可以原諒的。
為失敗找借口,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是一種不重視自己前程發展的心態,顯得十分愚蠢。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有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認錯誤,不彌補錯誤。當我們麵對失敗時,千萬不要尋找借口,而應該實事求是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發展自己。
在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會經曆很多次失敗,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失敗,才能使一個人由天真幼稚變得成熟穩重,經曆的失敗越多,經驗就會越豐富,考慮事情也就會越周到。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失敗並不可怕,但要勇敢地承認失敗,麵對失敗,找出失敗的根本原因,吸取失敗的教訓,這才是最重要的,也隻有這樣才能通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