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說你行,你就行——操縱你的性格(2)(3 / 3)

1.用語言表達出內心的感受

心理學研究中有一種“內省法”,就是讓人冷靜地觀察自己的內心深處,然後將觀察的結果如實講出來。這樣可以使緊張的心情得到釋放,人就會感到輕鬆一些。

2.不要總向自己強調負麵結果

我們不要總是給自己一些這樣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這裏摔倒的”、“這段路總是出交通事故”等等。因為越是這樣,我們心裏就會越緊張。所以,聰明人應避免老用失敗的教訓來提醒自己,而應多用一些積極性的暗示,例如,“走穩些就不會摔倒了”“經過這段路時應該減慢速度”等。這種積極的暗示和指導,比起總向自己強調負麵結果要好得多。

3.把每一次失敗都當做是最後一次

每個人都會有不順的時候,試著在最不開心和失敗時對自己說:“這是最糟糕的了,不會再有比這更倒黴的事發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經發生了,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既然已經到了最低穀,那麼以後就該“否極泰來”了!當你在最不順利的時候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會增強心中的安全感,也會給自己以信心。

4.用“汽車預熱”方式調整心情

司機都知道,汽車上路前都要進行發動機預熱,這樣才能保證汽車良好的行駛狀態,做事也是一樣。當星期一早上你還未從“周末綜合症”中徹底解脫出來時,先不必急於工作。可以先與同事交流一下,給自己的心情“預熱”之後,再以嶄新的麵貌進入工作狀態。

5.在狀態最好時迎接挑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周期”,有時人們難免會陷入莫名的情緒低迷階段。這時就應該先做些簡單的工作,不要給自己增添過重的負擔。我們可以在自己情緒高漲的時候處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好心情能激發飽滿的工作熱情,促使人們增強信心,產生知難而上的挑戰欲。人在良好的狀態下迎接挑戰,可以淡化為難情緒。

6.別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簽”

不要總是對自己說“我的能力實在不行”、“我缺乏變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歡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夠擊倒你的人有時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總是給自己貼上“這不行、那不行”的失敗“標簽”,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激勵與信心,相信自己並不比別人做得差,成功一定會屬於自信的人!

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如果你得到別人的肯定,那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但你如果完全將自我價值置於別人的控製之下,這就不值得提倡了,因為這是缺乏獨立自主意識的表現。別人說你不行你就灰心,別人說你行你就得意,這種心理是該要調整一下了。

其實在社交處事中,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我們要以清醒的頭腦認識到,別人也不是完人,也是有失有得,有壞有好的,自己也會有缺點和錯誤,所以不必期望人人都對自己認可。這樣的心理才會使我們不至於自尋煩惱、情緒消沉,也就不會因為別人對自己的否定而憂愁,對自己的肯定而高興了。社會是複雜的,許多人為了獲取利益或其他目的總是揣摩別人的心思而投其所好,八麵玲瓏,左右逢源。

也會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每次處理一件事時,首先想到的是: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贏得別人的喜歡呢?於是就時時刻刻揣測別人的心思,吃自己的飯為別人活。結果,他竟茫茫然不知自己該怎麼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陷入一種無所適從,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他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