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說你行,你就行——操縱你的性格(1)(3 / 3)

②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具體做法是:選擇一個空氣清新,四周安靜,光線柔和,不受打擾,可活動自如的地方,取一個自我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站或者坐下,活動一下身體的一些大關節和肌肉,做的時候速度要均勻緩慢,動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隻要感到關節放開,肌肉鬆弛就行了;作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後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放鬆”;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著一朵花、一點燭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點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發的芳香;閉上眼睛,著意去想象一些恬靜美好的景物,如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朵朵白雲、高山流水等。

這些都屬於一種有效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操控能力。

心理暗示,是成功者的座右銘。心理暗示,也是在極短的時間裏,整合個人資源和優勢的最好辦法。很多大家都很注重心理暗示的作用。用相反的思維去抵消怯場的心理,最終達到平衡。

演講怯場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初學者幾乎人皆如此,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說家也在所難免。林肯、西塞羅、丘吉爾、馬克o吐溫等都體味過怯場的滋味,但是,怯場並未阻礙他們成功。相反,後來他們都成了著名的演講家。換言之,“怯場”並非不治之症,演講者可以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調適,根據不同的怯場原因“對症下藥”。

1.由於陌生的體驗而怯場時

許多人由於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講台上麵對聽眾發表過講話,一旦要求他們在這種場合、這樣的位置麵對聽眾講話,就會怯場。針對這種情況下的怯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調適:

①演講者可以早到場熟悉環境。也就是說,在演講之前早些到達演講場地,不僅要觀察演講場地的空間布局,而且還要了解聽眾的年齡、性別、文化層次等,甚至還可以與一些聽眾進行隨意性的交談。這樣,等到演講開始時,演講者就會感到這時的演講隻不過是一次擴大了的談話,聽眾也隻不過是談話的對象而已。如果條件許可的話,還可以在演講之前,到講台上親自體驗一下那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②使呼吸均勻。當演講者還未登台就感覺呼吸急促、心驚肉跳時,演講者首先要等到主持人說完話,再不緊不慢、步伐適中地走上演講台,以使緊張的氣息平靜下來。千萬不要跑步登上講台,那樣會使緊張氣息“變本加厲”。其次是登台後,不要匆忙開始演講。應該先環視演講場地,同時作一次深呼吸,而後行鞠躬禮。禮畢,再做一次深呼吸。經過這樣的呼吸調整之後,再開始演講,演講者的怯場情緒就會銳減,甚至完全消失。

2.麵對陌生的麵孔而怯場時

有的演講者因為聽眾陌生而產生一些怯場現象,此時,演講者可以這樣做:

①尋找支持者。聽眾席中如果有同事、朋友時,演講者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擺脫怯場。也就是說,演講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身上,而躲避其他聽眾的視線。使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不要讓視線長時間固定在某一方向或區域。否則,會使其他聽眾產生冷遇之感,從而不利於演講順利進行。

②盯住聽眾的鼻尖。當演講者麵對的聽眾完全是陌生的麵孔時,則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一般來講,人們都害怕正視陌生人的眼睛,而演講則要求演講者用眼睛不時地與聽眾進行交流。這樣,演講者如若不采取任何技巧而正視陌生人的眼睛,勢必會越講越緊張,越講越糟糕。如果演講者盯住聽眾的鼻尖,則會產生一箭雙雕的效果。不僅會減輕演講者由於麵對陌生的眼睛而產生的緊張情緒,而且也會使聽眾感覺到演講者在注視著“我”“我”應該很好地聽下去。

3.由於前麵的演講者取得成功而怯場時

有的演講者看到排在自己前麵的演講者講得頭頭是道、從容自然、水平較高時,就會產生我不如人的自我評價,由此產生怯場。這樣的演講者,要想調適怯場心理,第一,要放下思想包袱,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不要把演講的失敗看得過重,更不要過多考慮演講後別人會如何評價。請記住但丁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第二,要堅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和勇氣。俗話說,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看到比自己強的演講者是很正常的,但最重要的是演講者應取其所長,補己所短,使聽眾聽了你的演講後產生一種“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