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站錯了隊的蘇勗(1 / 1)

十八學士中的蘇勗陪末座,命運也最慘,其他人或直登台省,或文名彪炳,至少在曆史上還留下可供評說的一段事跡,連替補入館的劉孝孫也在《舊唐書》上留下200餘字。惟有這蘇勗,在十八學士中留下個名,在魏王李泰府中任司馬,勸李泰修《括地誌》。這就是蘇勗留下的痕跡。

不過,從這一點點痕跡中,我們對蘇勗也可以作出幾點簡單的推斷:第一,他有相當的文才;第二,他的政治頭腦也很清楚。唐太宗偏愛李泰,允許李泰也開文學館,這是有意無意的一個暗示。蘇勗對李泰出了個好主意,說古之賢王皆招士著書,請李泰也修《括地誌》。這樣做是投好大喜功的唐太宗之所好,又可以邀取時譽,網羅人才。這些效果當時都收到了,“大開館舍,廣延時俊,人物輻輳,門庭若市”,李泰的地位也空前提高了。

同時,蘇勗也是一個老實人,在陰謀詭計方麵欠火候。李泰和承乾爭嗣,不在朝臣中籠絡勢力,卻聯絡了一批駙馬。這一幫公子哥兒都是草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李泰在朝中未能找到支持者,或由於蘇勗沒教他,或由於蘇勗沒幫他去拉攏人,總之是顯出了蘇勗在搗鬼方麵的不足。站錯了隊的蘇勗的悲劇也就在這兒。第一次他投入秦王府中,站對了隊;第二次被派往李泰府中,最後也隨著李泰走背運。這次站錯隊不是他自己能選擇的,這正是封建知識分子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