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才略兼具的薛收(3 / 3)

李世民將竇建德押到洛陽城下。王世充召集諸將,商量對策。他本打算突圍,南奔襄陽,那時襄陽尚在王弘烈、豆盧褒和蘇世長的控製之下。無奈諸將不同意,他們說:“吾所恃者夏王,今夏王已為擒,雖得出,終必無成。”於是王世充開城投降。

李世民進了東都洛陽,看到隋宮壯美綺麗,感歎隋煬帝用盡民力以逞奢侈。薛收說:“竊聞峻宇雕牆,殷辛以滅;土階茅棟,唐堯以昌。秦帝增阿房之飾,漢後罷露台之費,故漢祚延而秦禍速,自古如此,後主曾不能察,以萬乘之尊,困一夫之手,使土崩瓦解,取譏後代,以奢虐所致也。”李世民盛讚薛收言之有理。薛收病,探者相望於道李世民威風凜凜地班師回朝,李世民金盔金甲,李元吉銀盔銀甲,後有二十五將,鐵騎萬匹,吹吹打打進了城。李淵認為世民的功勞太高,前朝前代的所有官號都配不上,特地設置了天策上將一職,位在三公之上,同時還擔任著尚書令。李世民讓虞世南和薛收各寫了一個讓表,最後還是采用了薛收的。

李世民任命薛收為天策府記室參軍,後來又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薛收和房玄齡、杜如晦一道,成為李世民的心腹。他曾隨李世民陪李淵遊園,李淵得了一條純白色的魚,很高興,讓薛收寫個獻表,薛收抓著筆就寫,一氣嗬成,詞藻華美。

薛收對李世民也時有勸諫。李世民和李淵一樣,喜歡遊獵,薛收上書勸諫,李世民很高興,寫條子答謝道:“覽讀所陳,實悟心,今日成我,卿之力也。明珠兼乘,豈比來言,當以誡心,書何能盡。今賜卿黃金四十鋌,以酬雅意。”

可惜天不假年,薛收年紀輕輕就得了重病。武德七年,薛收病危,李世民不停地派人探問,派出去的人“相望於道”。李世民還親自和薛收握手敘話,潸然流淚。薛收終於走完了他三十三年的人生曆程,撇開綿繡前程,撒手而去。對於薛收的英年早逝,李世民萬分痛惜,“親自臨哭,哀慟左右”。李世民還寫信囑托薛收之侄薛元敬:“吾與卿叔共事,或軍旅多務,或文從容,何嚐不驅馳經略,款曲襟抱,比雖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萬古!追尋痛惋,彌用傷懷。且聞其兒子幼小,家徒壁立,未知何處安置?宜加安撫,以慰吾懷。”

隨後,李世民令著名畫家閻立本把十八學士的形象畫下來。由褚亮作讚,並注上名字、籍貫等,叫做《十八學士寫真圖》。畫到薛收時,李世民十分痛心地說:“薛收遂成故人,恨不早圖其像。”

李世民登基即位後,時常懷念才略非凡的薛收,他對房玄齡說:“薛收若在,朕當以中書令處之。”他還多次夢到薛收,不時讓人給薛收家送些糧食衣物。

薛收有文集十卷,但從文學的角度看成就不高,遠遠不及他父親薛道衡;但他的謀略卻是薛道衡所不必備的,洛陽武牢之戰的奇功足以使他名垂史冊。

薛收的兒子薛元超生於武德五年,薛收去世時,薛元超才兩歲。九歲時,薛元超襲承了父親的爵位。和他的祖父、父親一樣,薛元超也好學,文章寫得好。唐太宗對薛元超寄予厚望,把李元吉的女兒和靜縣主嫁給他,並任命他作了太子舍人。唐高宗即位時,提拔薛元超任給事中,當時薛元超才26歲。他多次上書,就當時的君臣政體和時事得失發表意見,都得到了高宗的采納。隨後,他改任中書舍人,兼任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中書省裏有一塊大石頭,薛元超的祖父薛道衡任隋內史侍郎時,常蹲在石頭上起草文章,薛元超每次看見這塊石頭都要傷心流淚。

永徽五年,薛元超因為丁母憂離職,次年擔任黃門侍郎,兼任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文章出眾,又愛惜人才,經常推薦寒俊之士,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等十餘人都是在他的推薦下被任用的。

後來,薛元超又做過饒州刺史和東台侍郎。奸相李義府仗著武後的偏袒,公然賣官,搞得官場烏煙瘴氣,唐高宗也知道了,但他憚於武後的淫威,不敢直斥李義府,隻是委婉地勸李義府注意點影響,誰知李義府居然大發雷霆,毫無畏懼之意,一點也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皇帝從此懷恨在心。剛好李義府斂錢太急,連犯官子孫的錢都敢要,被人告發。高宗派人查證,件件是實,於是,免去李義府官職,流配州。按照老規矩,流配的人不許騎馬,薛元超卻神使鬼差般向皇上奏請允許李義府騎馬,結果也受了處分,被貶為簡州刺史。次年,唐高宗因武後專橫霸道,忍無可忍,上官儀請高宗廢武後,高宗同意,讓上官儀草詔。高宗左右的宦官侍女立刻跑去告狀,武後趕來一哭一鬧,高宗“羞縮不忍”,又怕武後怪他,把個責任全推到上官儀頭上。最後,許敬宗奏上官儀謀逆,高宗殺上官儀。從此,武後垂簾聽政,政事都由她作主,高宗隻是拱後聽命而已。

朝中與上官儀友善的官員都受了牽連,薛元超因為和上官儀是文友,也成了一大罪過,被流配州。上元初年遇赦,又作了正諫大夫,上元三年還升為中書侍郎。薛元超時常進諫,高宗都加以采納,對他的文才尤其滿意,曾對薛元超說過:“長得卿在中書,固不藉多人也。”

永隆二年,薛元超任中書令,兼任太子左庶子。唐高宗和武後去洛陽,留太子在西京長安監國,派薛元超輔佐太子。臨行前,高宗對薛元超說:“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閑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薛元超多次勸諫太子,高宗聞知後給予嘉獎。

薛元超還是一如既往地發現和推薦人才,鄭祖玄、鄧玄挺、崔融都是他表薦的。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請求退休,高宗批準了,並授給他金紫光祿大夫的稱號。這一年的冬天,薛元超去世,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