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才略兼具的薛收(2 / 3)

王世充和李世民在洛陽西北的青城宮列陣相對。王世充隔水傳話說:“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嚐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宇文士及替李世民回答道:“四海鹹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為此而來!”王世充又說:“相與息兵講好,不亦善乎?”宇文士及回答得很幹脆:“奉詔取東都,不令講好也!”

王世充處於孤立挨打的境地,所屬的州縣也紛紛降唐,但王世充依仗著兵多城堅,拚死抵抗。有一次,李世民率領五百人巡行,被王世充率萬餘人圍住,王世充部下猛將單雄信持槊直奔李世民而來,尉遲敬德躍馬上前,把單雄信刺落馬下。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在王世充陣中左衝右突,屈突通引領大軍殺到,王世充敗退。

隨著唐軍的步步緊逼,王世充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派人向河北竇建德求救。竇建德的謀臣分析認為:唐、鄭和竇建德三足鼎立,如果唐滅了鄭,竇建德獨力難支,不如助鄭攻唐,內外夾攻,打敗唐軍。如果有可能,再把鄭吞了,兩軍會合追擊唐軍,可以一舉平定天下。於是,竇建德答應出兵助鄭。

李世民精選騎兵,穿黑衣黑甲,分為左右隊,由猛將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等率領。每次交戰,李世民親自披掛黑衣黑甲,率領這支王牌部隊打前鋒,戰無不克,王世充的部隊見了就怕。王世充的兒子王玄應帶人去虎牢取糧,又被唐將李君羨打得全軍覆沒。

李世民移兵青城宮,宮寨尚未紮好,王世充率領兩萬人前來挑戰。唐軍將領都被這陣勢嚇壞了。李世民派精兵列陣,自己登高一望,對眾將說:“賊勢窘矣,悉眾而出,僥幸一戰。今日破之,後不敢複出矣。”就命令屈突通率領五千步兵攻敵,並放起煙火。隨後,李世民親率騎兵出擊。李世民率十餘騎來回衝突,被長堤隔開,隻有將軍丘行恭跟隨。鄭兵追射,李世民的馬被射死,丘行恭把自己的馬讓給李世民,持刀步戰,終於和自己的大軍會合。這一仗打得十分慘烈,最後王世充敗退,死守洛陽城。

洛陽城守衛很嚴,大炮飛石重達五十斤,可擲二百步遠,箭簇強勁,射程極遠。唐兵晝夜攻城,四麵齊攻,十幾天沒一點效果。軍心厭戰,有人建議撤兵,李淵也下密令,讓李世民班師。李世民以為功敗垂成之際絕不能放棄,下令:“洛陽未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同時又派封德彝進京,當麵向李淵陳說利害關係。封德彝嘴巧會說,把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李淵被說服了。

王世充困在洛陽,無糧無米,公卿都吃糠,餓死的很多,戶口隻有戰前的十分之一。之所以堅守不降,等的就是竇建德來救。武德四年三月,竇建德起兵10萬,號稱30萬,水陸並進,逼進洛陽。

李世民召集謀臣和將領商議對策。眾人都認為應該退兵避其鋒芒,隻有兩個人力主迎戰。郭孝恪說:“世充窮蹙,垂將麵縛,建德遠來助之,此天意欲兩亡之也。宜據武牢之險以拒之,伺間而動,破之必矣!”薛收分析得更加透徹:“世充保據東都,府庫充實,所將之兵,皆江淮精銳,即日之患,但乏糧食耳。以是之故,為我所持,求戰不得,守則難久。建德親帥大眾,遠來赴援,亦當極其精銳,致死於我。若縱之至此,兩寇合從,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爭方始,偃兵無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今宜分兵守洛陽,深溝高壘,世充出兵,慎勿與戰,大王親帥驍銳,先據成皋,厲兵訓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勞,決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

李世民對薛收的分析十分讚同。他否決了蕭、屈突通、封德彝等要求退兵的主張,采納了薛收、郭孝恪的建議,派李元吉繼續包圍洛陽,自己隻率領精兵3500人東據武牢。李世民大中午出兵,王世充在城上看見,竟判斷不出李世民搞什麼名堂,也不敢出城攻擊。

李世民駐兵武牢後,就帶了五百名騎兵去試探竇建德。他讓李、程知節、秦叔寶等分別埋伏好,自己和尉遲敬德等四人去挑逗竇建德的兵將。對方五六千人出營追擊,李世民、尉遲敬德且射且退,把對方引入埋伏圈中痛殺一陣,先來了個下馬威。

竇建德被阻擋在武牢一線,幾個月不能西進,交戰多次都沒討到便宜,運糧的隊伍又被唐將王君廓襲擊。軍心動搖。

竇建德營中也有能人。謀士淩敬建議:“大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守之,更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循汾、晉,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國自解。為今之策。無以易此。”

淩敬這個主意確實厲害。如果得以實施,李淵起家的太原一帶首先不保,這會嚴重動搖唐軍的鬥誌。另外,當時唐朝關中空虛,突厥進犯並州牽製著李建成的兵力,李靖正和蕭銑打成一團,如果李世民、李元吉不回救關中,竇建德就可以直取長安。

很可惜,竇建德未能采用此計。他本來傾向於淩敬的意見,但王世充的求救使者圍著他朝夕啼哭,又暗地賄賂竇建成的部將,讓他們阻止這一計謀的實施。這些將領對竇建德說:“淩敬書生,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於是,竇建德改變了主意,不用淩敬之計。竇建德的妻子勸他采納淩敬的建議,竇建德還發了脾氣:“此非女子所知!吾來救鄭,鄭今倒懸,亡在朝夕,吾乃舍之而去,是畏敵而棄信也,不可。”

唐軍的間諜報告說,竇建德準備待唐軍草料用盡,到河北岸牧馬時襲擊武牢。李世民將計就計,領兵渡河,並將千餘匹戰馬放在河邊誘敵,晚上又秘密返回武牢。竇建德果然中計,全軍出動,前後綿延二十裏。唐軍將領登高望見,都很害怕。李世民說:“賊起山東,未嚐見大敵,今度險而囂,是無紀律,逼城而陣,有輕我心;我按甲不出,彼勇氣自衰,陣卒久饑,勢將自退,追而擊之,無不克者。與公等約,甫過日中,破之必矣!”雙方各派了幾百兵卒交戰一陣,不分勝負。李世民派人過河,把放牧的千餘匹戰馬接了回來。

竇建德大軍列陣待敵,從早上一直等到正午,士兵們又饑又累,都坐在地上。飲水不夠,兵卒亂爭,人心思退。李世民派宇文士及領兵三百出去試探,對方的陣勢有點亂,李世民下令全線出去,自己率領輕騎首先衝入敵陣。當時竇建德的朝臣正在朝拜,見唐軍衝來,都往竇建德跟前跑,竇建德令騎兵應戰,騎兵卻被這幫朝臣所阻,不得通過,竇建德又讓朝臣們退開。就在這一進一退之間,唐兵已經衝到跟前。竇建德張皇失措,退往東陂。李世民的騎兵再度衝擊,大戰一場,直殺得天昏地暗,塵埃漲天。李世民率領史大奈、程知節、秦叔寶等人,把旗子卷起來衝入對方陣中,殺到陣後麵。張開唐軍旗幟。竇建德的士兵看見後,以為自己被包圍了,陣勢立即崩潰,唐軍追殺三十裏,竇建德受傷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