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雜病 (2)(2 / 3)

何首烏——桑椹

何首烏(見第44頁)。

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發黑須;桑椹又叫桑果、桑實。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味酸,性微涼。入肝、腎經。能補肝益腎,滋液息風,黑發明目。養血祛風,潤燥通便。二藥伍用,相互促進,補益肝腎,養血潤燥,烏須黑發、生發之力倍增。

第四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癭瘤)

陳某女29歲病曆號55、6、661

病已年餘,初起未予注意,當時隻發覺頸部逐漸粗大,有時心悸、煩躁。本年1月,感覺症狀日益增多,脈搏速加(110~120/分鍾),多食善饑,兩目發脹,怕熱多汗,頭暈,多疑,疲乏無力,月經行期無定。經北京某醫院檢查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曾住院治療45天,現求診中醫施治。

舌苔薄黃,六脈弦數,頸部顯著腫大。

【辨證立法】

癭瘤古人已詳論之,多屬情誌鬱結以致氣血瘀滯,結而為癭瘤,治法以軟堅,平肝養心。

【處方】

昆布10克

浙貝母6克

玄參10克

雲茯神10克

海藻10克

小薊10克

遠誌10克

柏子仁10克

山甲珠10克

山慈菇10克

牛蒡子10克

夏枯草10克另:三七3克,研粉2次服。

二診:藥服11劑,心跳好轉,脈搏每分鍾不越百至,汗出漸少,頸間舒適,已不堵悶。

【處方】

石決明10克

18克

山甲珠10克

夏枯草10克

浙貝母6克

黑玄參10克

海藻10克

昆布10克

生鹿角15克

龍眼肉10克

山慈菇10克

三七粉3克(分2次服)

生牡蠣

龍骨各12克(同打先煎)

炒遠誌10克

茯神10克

小薊10克三診:前方連服5劑,諸症更見好轉,睡臥時脈搏恢複正常,起立,行動又稍增速,前方去龍眼肉,加黃菊花10克。

四診:前方已服22劑,中間曾停藥數次觀察。停藥時,脈搏增速,頸間堵脹,連服數劑,諸症即大見好轉,擬用丸方緩圖,以冀鞏固。

【處方】

生龍齒60克

炒遠誌30克

夏枯草30克

小薊各30克

柏子仁30克

仙鶴草60克

淡昆布30克

生牡蠣60克

苦桔梗15克

潤玄參30克

旱三七15克

龍眼肉30克

浙貝母30克

白人參15克

山甲珠30克

川當歸30克

杭白芍30克

淡海藻3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服。

【解讀】

本案為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甲亢。症見甲狀腺腫大,怕熱多汗,心煩、心悸,多食善饑,疲乏無力。中醫論之,是屬“癭瘤”。其治療方法,施師習用昆布、海藻、海帶之類藥治之。此三味藥含碘量甚豐,與現代醫學用碘劑治單純性甲狀腺腫有相同之處,然中醫尚需辨證,另加佐使之藥以輔助。玄參和浙貝有軟堅之力,患者脈搏過速加用遠誌、茯神、柏子仁等養心藥。丸藥連服兩料,甲狀腺顯著縮小,症狀消失。

海藻——昆布

海藻鹹、寒,軟堅、消痰、利水、泄熱;昆布鹹、寒,清熱利水,軟堅散結,破積消瘰。二藥同為鹹寒之品,參合為用,其功益彰,消痰破積、軟堅散結、消瘰化瘤之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