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炭——陳皮炭(橘皮炭)(見第82頁)。
注:蕁麻疹證情複雜,累及胃腸者甚夥,故青陳皮炒炭入藥,其用意有三:一則去其辛散峻烈之性,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二則用其炭末解毒防腐;三則保護胃腸黏膜,促進水腫的吸收。
炒山梔——淡豆豉(見第2頁)。
桑枝——桑寄生(見第182頁)。
赤、白芍——柴胡、桂枝(見第11頁)。
川黃柏——細辛、升麻(見第336頁)。
白蒺藜——沙苑子(見第47頁)。
紫花地丁——蒲公英(見第337頁)。
生、熟地黃——砂仁、細辛(見第48頁)。
川杜仲——川續斷(見第48頁)。
石韋——萆薢(見第201頁)。
赤芍——白芍(見第6頁)。
車前草——墨旱蓮(見第115頁)。
第三節脫發
徐某男34歲病曆號54、1、468
兩年前去廣州出差,旋即發現頭發脫落,日漸增多,頭皮不癢不痛。返京後,經某醫院檢查,病因不明,施以理療以及組織療法,又注射維生素B、維生素C等藥,治療3個多月未見效果。飲食、二便、睡眠均正常。
舌苔正常,六脈沉弱。
【辨證立法】
經雲:“腎氣實發長。”又《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由是腎氣虛則發易脫。發為血之餘,養血則發再生。補腎養血為治脫發常法。
【處方】
紫河車6克
敗龜甲10克
黑芝麻30克(生研)
酒當歸6克
鹿角膠6克(另烊兌服)阿膠珠6克
冬桑葉6克
熟地黃各10克(酒炒)
血餘炭10克(包煎)
黑豆衣12克二診:前方服10劑,甚平和,病無進退,擬用丸方緩圖。
【處方】
黑芝麻120克(生研)
紫河車60克
女貞子30克
製首烏60克
酒當歸30克
冬桑葉60克
血餘炭30克
黑豆衣30克
桑椹30克
酒杭芍30克
鹿角膠60克
熟地黃各30克
酒川芎30克
白蒺藜60克
炙甘草3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服。
三診:丸藥服3個月,已見效,頭發新生如胎發,柔弱不長,仍用丸方圖治。
【處方】
黑芝麻118克
女貞子30克
紫河車30克
五味子30克
熟地黃各30克
生甘草30克
冬桑葉60克
黑豆衣30克
當歸身60克
山茱萸60克
白蒺藜10克
製首烏60克
綿黃芪90克
酒川芎30克
甘枸杞60克
酒杭芍30克【解讀】
脫發一證,有早禿、斑禿、脂溢性脫發、症狀性脫發種種。中醫論之,有腎虛使然,有血虛之故,有血熱所致,還有精神創傷等。本案原因不明,施師從治本之法入手,擬補腎養血,以丸劑緩圖。
生地黃——熟地黃(見第48頁)。
桑葉——黑芝麻(見第246頁)。
女貞子——黑豆衣
女貞子養陰益精,清補肝腎,除虛熱,烏須發,聰耳目;黑豆衣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皮,味甘性涼,清涼滋補,養血疏風,明目益精,解毒利尿。女貞子以滋補為主,黑豆衣以清涼為要。二藥伍用,一清一補,滋補肝腎,涼血生發之功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