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當歸10克
製乳沒各10克
苦桔梗5克
旋覆花6克
赭石12克(同布包)
白杏仁6克
酒川芎5克
粉甘草3克以上共服3劑,腫脹全消,已能正常哺乳。
注:此為師門治療新久乳腺炎經驗方。凡未潰破者服之均有良效。一般服用2~4次即可痊愈。
【處方】
生三七粉6克,精豬肉(即瘦豬肉)60克,切成薄片,將生三七粉撒布於豬肉片上,放於盤中,蒸熟後一次服完,每日1次。
【解讀】
乳腺炎,中醫稱乳癰,以初產婦為多見,主要由於產褥期間,衛生注意不夠,由乳頭發生感染而引起,中醫謂為內熱外邪所引起,熱邪壅聚,釀而成膿,同屬一理。師門治療本病,初起先以清熱解毒活血為治,日久者則加補氣養血托裏之劑。本案產後9個月,來勢雖急,顯由於毒邪外侵,內熱積鬱而發作,故著重於清熱解毒,調和氣血而收良效矣。
炒枳殼——苦桔梗(見第32頁)。
杭白芍——柴胡(見第11頁)。
炒枳殼——川鬱金(見第156頁)。
忍冬藤(金銀藤)——忍冬花(金銀花)(見第24頁)。
製乳香——製沒藥(見第207頁)。
全瓜蔞——薤白(見第74頁)。
旋覆花——代赭石(見第39頁)。
第五節婦人雜病
一、乳腺增生(乳癖)
邢某女40歲病曆號53、5、470
月經於本年初斷絕。此後即時覺周身酸楚,倦怠不適,頭痛,乳房痛,且有硬塊,大便燥,食睡尚佳。
舌苔正常,脈象弦澀。
【辨證立法】
更年之期,月經閉止,時見營血不調之症,故周身酸楚疼痛,擬用活血通絡法為治。
【處方】
製乳香
沒藥各6克
桂枝1.5克
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
酒當歸5克
酒川芎10克
全瓜蔞18克
幹薤白10克
山慈菇10克
豨薟草10克
炮甲珠10克
炙甘草3克二診:服藥2劑,除周身酸楚見效外,餘症如舊,擬前方加力,井施軟堅散結以治乳房硬核。
【處方】
桂枝1.5克
柴胡5克
杭白芍6克(同炒)
蔓荊子6克
製乳香
沒藥各6克
生鹿角12克
薤白10克
全瓜蔞18克(同打)
炮甲珠10克
山慈菇10克
片薑黃6克
酒當歸5克
酒川芎10克
白蒺藜12克
白僵蠶5克
炙甘草3克
三診:服藥頗效,遂連服8劑,頭已不痛,全身感覺舒暢,乳房痛減,硬核尚未見消,大便每日1次,已不結燥。
用前方加5倍量配製丸劑,早晚各服10克,冀其痊可。
【解讀】
《產寶方序論》曰:“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女子調其血,氣血者,人之神也。然婦人以血為基本,苟能謹於調護,則血氣宣行,其神自清。”此語雖非金科玉律,然婦女之病多偏於血,亦有其實際意義。尤以更年期後,月經閉止,所生各種症狀,詳辨其證,多從理血著手則效,本方以瓜蔞散加柴、桂、薑黃、川芎通調血脈,活瘀散結,生鹿角、炮甲珠、山慈菇治硬核甚效,血氣宣行,諸症均除也。
酒當歸——酒川芎(見第279頁)。
乳香——沒藥(見第027頁)。
杭白芍——柴胡、桂枝(見第11頁)。
瓜蔞——薤白(見第74頁)。
二、不孕症
郝某女35歲病曆號59、8、870
14歲月經初潮,經期無定,時趕前、時錯後,結婚10年未孕。近年來,月經每至量極多,隻能睡臥不能行動,時有帶下,腰酸,身倦,目眩,耳鳴,睡不安,多噩夢。
舌質淡,六脈沉細而軟。
【辨證立法】
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不調,經期無定,血海不充,提攝無力,經水量多,更致血虧。經雲:“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衝任不盈,天癸失調,婚久不孕,緣由是起,擬調經養血,使太衝脈盛,任脈協和,自可懷孕也,先服丸藥調理。
【處方】
早服強心丹18粒;晚服玉液金丹1丸。白開水送服,連服20天。
二診:服丸藥20日,期間月經曾來,量已減少,血色正常,腰酸,腿痛,少腹不適等症均較往日為輕,擬於湯藥4劑,更服前次丸藥20日觀察。
【處方】
熟地黃各10克
酒黃芩15克
當歸身10克
祁艾葉6克
炒山萸12克
炙甘草3克
醋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同炒)
酒川芎5克
炒遠誌10克
巴戟天10克
川續斷
杜仲各6克
陳阿膠
鹿角膠各10克(另烊兌服)
淡蓯蓉18克三診:湯藥丸劑共服20日,月經29天來潮,量已正常,白帶甚少,腰腹酸痛均減,頭暈、目眩、耳鳴、心跳亦大為好轉,精神旺健。仍用丸劑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