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複查????(1 / 3)

風雨過後,一定會是彩虹。我這樣簡單地相信著,認為出院之後,最困難的時段已經過去了,家裏一切情況都會逐漸好起來的。

出院的那天,已經是十二月中旬了,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寒冷。我在你大伯的攙扶下回到了家,輕輕地坐在醫院那張守候過我的折疊椅上。從陽台放眼望去,夕陽下的社區完全沒有城市的喧囂,鄉村炊煙嫋嫋的感覺依稀浮現眼前,很有些祿萊鏡頭出來的調子。看來當時選擇這個小區一點也沒錯,太好了。想到以後一家三口在這樣的一個傍晚,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中享用我們的晚餐,那將是何樣的美事呀。

這就是我想要的家,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的心情不知道多高興。掐指算來,自己在這家醫院進進出出十來次,前後八個月的時間,好多次我安慰自己,再不進醫院就好了。想到今後可以每天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家人在一起,我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我得回院進行複查。

胸片,彩超,血象,一連串的檢查下來,馬馬虎虎,情況還算正常。

“恢複的情況不是特別好,照理來說,像你這樣的年齡應該會恢複得更快一些的。”聽到醫生這樣說,我隻能搖頭苦笑。在她看來,大難不死,理應越來越順,恢複得越來越好,可她哪裏知道,這次飛來橫禍不過隻是一個開始而已。

不管明天會怎樣,飯都得一口一口吃,路總得一步一步走,我要更多關注於眼下,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才更為要緊。

有你之後,我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給你留下影像記錄。

出院的時候,友人送我一台小數碼相機鬆下FZ1,雖然像素很低,不能放大,但足夠日常記錄了。剛開始使用的時候還真不習慣,不僅分量手感上差了許多,而且P&S的拍攝方式讓我難以忍受,更不用說對焦速度和快門時滯。但後來想通了,機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機器後麵的那雙眼睛。還好數碼照片可以不計成本,海量的拍攝次數可以掩蓋機器本身的很多毛病。同時,我慢慢發現,內置的場景模式看似無用,其實可用,人像模式相當於光圈優先,運動模式相當於快門優先。

拍了無數的廢片之後,終於出現幾張可以一觀的片子。

剛好此時,這台機器推出升級版本,通過固件升級達到Tv、Av控製。但官方的固件升級要收費,而且價格不菲,還好有高人出手進行破解,網上就可以進行免費升級,分秒間一台傻瓜機就成了可以半手動的機器了。有了手動控製,再加上機器本身的性能還算說得過去,拍出的好片更多了。

我開始埋頭學習數碼暗房的技藝,對著液晶顯示器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每當這時,你都要湊過來看熱鬧。我將你抱到筆記本前,讓你成為藝術總監,你說暗一點,我就調暗一點,你說要黑白的,我就做成黑白的。飽和度、對比度之類的參數,雖然你不可能懂,但你知道用好或者不好來進行標評,我就按著你的要求來進行相應的改動。有時,我將一個圖層弄得人神共怒的時候,你哈哈大笑的不僅僅有我,還有你,我的寶貝。

短短的一年時間,你就有了一萬多張數碼照片,算是對你成長最好的記錄吧。你似乎對於這樣的一種方式很有好感,開始喜歡照相了,要是一兩天沒有給你拍照,你就大聲地叫開了:“爸爸,我要照相,我要照相。”然後擺好一個姿勢,讓我來拍。後來稍大一些的時候,就不滿足於僅僅當模特兒,常常我還沒有按下快門的時候,你就跑了過來,看看照片拍成的模樣。有時,我用膠片單反相機給你拍,你也會如同數碼相機一樣過來看看,結果自然什麼也看不到。無論怎樣解釋,我想你是不會懂的。在你們的眼裏,照片拍好之後就一定可以現場看得見結果的,就如同認為手機一定人手一部,電腦一定家家都有。這就是你們的世界觀,你們今後生活的舞台。

後來,相機拿在手裏還覺得不夠解饞,你要把相機掛在脖子上,當然我隻能將肩帶縮短夠得上你的身高,不然相機就成了你腳下的皮球。再後來,你還對單反相機感興趣,也要掛在脖子上,但沒過幾分鍾,你就會大喊:“爸爸,我不要了,取下來吧。”看來,全金屬的單反相機還是重了點。

你顯然已經懂得什麼是照相了,自己毛手毛腳把相機掛在脖子上,儼然一位小攝影師,還不時地對我說:“爸爸,快來,我給你拍照片吧。笑一個。乖!”讓我吃驚的是,六十分之一秒不加內閃,你可以做到不晃不抖。

一周歲的時候,你媽媽和我帶著你去一家兒童攝影店拍周歲照。為了達到他們想要的視覺效果,店家提供的服裝全是夏裝,以便讓你們的胖手肥腳能夠最大限度顯露出來。雖然裏麵人氣很旺,但粗心的爸爸媽媽卻沒有發現攝影棚裏氣溫實在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