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不生病,生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不生病的人生同樣也是不完美的。
科技昌明,人類醫學突飛猛進,天花、麻疹、肺結核這些曾經令帝王將相望而生畏的疾病基本消失了。然而,一些絕症消滅的同時,更多的絕症產生了,頗有些“殺了我一個,還有後來人”的意思,就如同癌症,就如同AIDS,現在還不曉其因,更不知何果。我相信,科技的進步最終可以消滅它們,但我更相信在癌症、AIDS消失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絕症產生,而且短時期不可能治愈。這就是整個人類的宿命,總是從一個不完美走向下一個不完美,我絕不相信從不生病的人類可以在可見的世代裏到來。
我不知道這種宿命是否源自於人之罪,就是人性之惡吧。這些疾病在短時期裏是不會得到根治的,除非每個人都認識得到自身之惡,而且勇於自責自新。
有的疾病直接產生於人之罪。在此之前,我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七宗罪”之中還有一項“暴怒”。深埋在人內心深層的怨恨,以及無法控製的緊張壓抑的情緒會降低免疫力,花天酒地、聲色犬馬,則加重加速了這一過程。當人們不願意寬恕他人,並拚命追逐俗世的名利地位而身心交瘁時,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疾病便頻頻惠顧我們。
導致疾病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日常的飲食中大多含有某種不健康甚至毒害身體的添加劑。傳統的“色香味”在無約束的商業大潮中成了“坑蒙騙”的代名詞,看到那些色彩過於鮮豔的食物時,我不禁要問自己,真如商家所言,完全無害於身體嗎?
食品安全應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了。自我們記事起,就從各種各樣的渠道聽到或者被灌輸“不幹不淨,吃了不生病”的理論。與其說是前人的智慧,還不如說是他們的無奈更好。看來大家多少都知道食品生產運輸過程中的種種“門道”,隻是現實無情,讓人們產生這樣心酸的歎息。
許多時候,我們都處於這樣的兩難之中,明知食物可能有毒有害,可我們還得吃下去,就如同明知接受科舉式的教育可能會扼殺我們的創造力,可我們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出更好的化解之道。
後工業化的到來,使得我們被迫處於如是的悖論之中,我們的所食,本是增加營養、強壯身體之途,現在卻成了殘害身體、荼毒生命的方式。隻有當人們在飲食、運動和保健等方麵做到均衡有度,停止攝入各種化學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時,疾病才會減少。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身體力行保護好大自然,停止對自然過度索取,收聲“征服自然”之類的無知嚎叫,我們才可能健康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環保的意義,但又有幾人能夠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又有幾人願意將廢舊電池自覺進行分類回收呢。這不就是人的宿命嗎?似乎我們現在已經陷入到這樣的怪圈中去了,隻要沒有直接傷害到我們,我們就可以忘乎所以,就可以為所欲為。就算知道某種行為將會給我們帶來間接的傷害,但這都不重要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難道能簡單地說,這僅僅隻是一種素質高低的問題嗎。
對於這許許多多的詰問,我自己無法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也沒有人可以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世間萬象,看似紛紛藉藉,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
任何簡單的事情,如果一定要每天都重複的話,那麼記住,不要認為熟悉了就可以不用心去做,每一次相比上一次都應該有一些提高,不然挑水擔柴之間就不會有“道”悟出。
我從來就不認為父母親一定比孩子高明多少。有人會覺得,如果這樣認定的話,那麼你平日讀的那麼多書,經曆的那麼多事,豈不是白過了。非也,不是這個意思。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更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許這些在許多人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而視之為小孩子的把戲而已。殊不知,經過知識的淘洗,經過塵世的磨礪,我們原有的童心童識童知都喪失得一幹二淨,而隻有與孩子們相處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個世上原來還曾經有過真善美,就算這些東西並無半點功利上的好處,有時換一個角度來認識世界,或許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與你一起玩的時候,我不僅要做言傳身教,更多的是向你學習一種原始思維,不要自以為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那麼“以子為鏡,可以……”
每周我都要上幾次搖籃網,經常作一些專題的搜索,而且一定要形成習慣,不知道的就問,可以問年長者,可以問朋友,更可以問一問網絡。我完全把這件事當做一個課題來研究,眼跟前或許見不到什麼成效,但隻要堅持下去,相信總會有給我回報的那一天的。
對你提的問題,不能糊弄過關,不知道的一定要說不知道,但我一定會在最快的時間裏找到一個相對讓你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答案來,就算費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可能找到答案的時候,你都已經忘記了剛才還提過這樣的問題。我總覺得,隻要是你提出來的問題,一定要回答,而且一定要盡快回答,當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答案,對你的幫助才最大。還好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裏,就算周圍的人都不知道,也沒有關係,還有網絡,還可以發帖,總會有法子找到答案的。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似乎總經曆著這樣的怪圈,什麼事情都可能看似容易,而一旦到了自己的頭上,就會變得難辦了。一位朋友的媽媽是婦產科的醫生,幾十年裏照顧過救護過的孩子不知道多少,但是一到自己的孫子生病的時候,也變得束手無策,無從下手。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來,當她們自己的孩子在嬰兒室裏麵像一件件物品被洗滌的時候,她們一樣會心痛不已的。
蹲下自己的身子,就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來,不要小看這輕輕的一蹲,那可是完全縮小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當然,這種蹲下不僅僅是肉體上,而且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下蹲。隻有蹲下去的時候,我才能與你的眼睛平視,與你進行對等的交流。
同樣的道理,我也要給你更多看世界的視角才行。其中一個是與我平行的視角,常常我把你抱起來,讓你知道爸爸是怎樣看世界的。還有一個角度,就是將你舉到比我還高的地方,你就會更加感到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有時候我還把你倒提起來,讓你看一看倒著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給孩子三分饑和寒,我現在終於體味得到其中的深意了,用自己的理解就是要給你們一定生存的張力才行,而且這個張力還要控製在你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而這個度的把握,就完全要靠父母來感覺了,沒有一定之規。
在為人父母、撫育你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我從頭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止境,沒有界限,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