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情出現了變化的時候,秩序就混亂了,秩序混亂了,就不要馬上攙和進去,因為其中的凶險不測、禍福難知,所以要靜觀其變,適時而動。像楚莊王這種“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衝天”的情況,就是最好的靜觀其變,適時而動的例子。
6.不做逢迎拍馬的小人
漢文帝的即位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在即位之初,他的心裏總不是很踏實。有一次,他夢見自己是在一名“黃頭郎”(在漢代時,是掌管船舶行駛的吏員,後被用來泛指船夫)的幫助之下才登上天子之位的。文帝醒來之後,便派人到處去尋找這位夢中之人。蜀郡南安(今四川樂山)人鄧通,就是這樣一名職位卑微的“黃頭郎”。他在未央宮西南的蒼池當差,負責為來此遊賞的皇帝、嬪妃等人使舟劃船、職司雜役,相當於一個奴仆,一般來說這種人是很難出人頭地的。不料漢文帝看到鄧通的相貌、衣著竟然與自己在夢中見到的“黃頭郎”十分相似,便把他召來詢問。當他聽說這人是姓鄧名通時,十分高興,認為“鄧”與“蹬”音同義通,鄧通正是自己所要找的黃頭郎。就這樣鄧通被漢文帝帶入宮中,寵幸日盛,由此一步登天。
這個鄧通雖然沒有什麼別的本事,不過趨附諂媚的本事倒是勝人一籌。他雖然被漢文帝任命為上大夫,但其表現卻與那些奴仆、宦官無異。他每天守候在漢文帝身邊,連朝廷官員各種正常的休假日也一概放棄。滿朝文武都把他看做是供皇上消遣解悶用的“弄臣”。誰也沒想到,他居然一再加官晉爵,始終受到文帝的恩寵和信任。有一次,漢文帝患病生瘡,鄧通親自守在身旁,侍疾問藥,殷勤備至。他見漢文帝瘡中膿血沒有辦法去除,便不顧其腥臭難聞,用嘴將瘡中的膿血吸出。他的這番舉動,深深感動了漢文帝。因為文帝曾讓太子劉啟為自己吸膿時,太子嫌其髒臭,麵有難色,不肯答應。所以漢文帝認為鄧通關愛自己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因而更加寵幸鄧通。而太子劉啟後來聽說鄧通這樣做過,心中十分慚愧,從此恨透了鄧通。
有一天,文帝命令一個善於看相的人為鄧通相麵。這人說:“鄧通的命會因為窮困而餓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有的人在於我,怎麼說他會貧困呢?”於是將鄧通家鄉附近的大小銅山都賞賜給他,準許他鑄錢。結果,鄧家的錢遍布天下,鄧通由此而成為財富超過王侯的暴發戶。好在鄧通與父親都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他們每一個錢都要精工細作,又從不在鑄錢時摻雜鉛、鐵而取巧謀利,因而製作出的鄧通錢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鄧通錢。文帝崩逝後,太子即位為景帝,鄧通就被免了官,閑居在家。沒過多久,就有人告發鄧通,景帝查證後就將鄧通的家產全部充公。晚年的鄧通隻好寄居在他人家裏,至死都不名一錢。
《莊子》一書中曾寫道:“秦王有病召醫。破痛潰瘡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後世“吮癰舐痔”的成語,便是由此而來的。莊子在此引用秦王召醫的一段故事,意在諷刺那些逢迎拍馬的佞幸小人。雖然鄧通平時還算是個性溫和、謹慎,不喜歡張揚的人,然而他為了逢迎拍馬,不惜作出“吮癰舐痔”的行為,還是讓他背上了千古的罵名。
曆史上更讓人不齒的是武則天時期的郭霸。郭霸本是一個小官,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時,郭霸覺得這是一個向上爬的機會,於是就給武則天上表,自請到軍前效力。他在表文裏極盡辱罵徐敬業之能事,郭霸說:“徐敬業居然敢造反,我恨不得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絕其髓!”武則天見了很高興,立即賞了他一個禦史。人們背地裏都叫他“四其禦史”。郭霸為了保住頭上的烏紗,他又發揮自己諂媚的本領,極力地巴結其他高官。
有一次,丞相魏元忠得病了,郭霸趕緊去府上探望。正趕上丞相要上廁所,郭霸突然想起越王勾踐因為嚐吳王夫差的糞便,從而得到信任的例子。當魏元忠上完廁所後,他竟用手摳了一塊,放到嘴裏嚐了起來。然後對丞相說:“病人的糞便如果發甜,就讓人憂慮,現在我嚐丞相的糞便有苦味,那就是病要快好了。”郭霸滿心指望以此能博取上司的歡心,誰知魏元忠為人剛直,看到郭霸的這種醜態,十分憎惡,很快就把這件事給抖出去了。結果天下人無不恥笑郭霸的卑瑣無恥。作為酷吏的郭霸又因為濫殺無辜而更加臭名昭著。後來他就得了重病,醫生跟他說:“你的病不可救了,因為有幾百冤魂遍體流血,都說不能放過你。”當晚,郭霸就死了。這一年大旱,郭霸死的那一天卻下了場大雨。武則天詢問發生了什麼事,郎中張元說:“郭霸死了,所以老天爺要下雨。”武則天笑著說:“郭霸讓人恨成這個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