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楚文王立息侯夫人為桃花夫人後,對她寵愛無比。但桃花夫人雖在楚宮三年,卻從不與楚文王說話,楚文王十分納悶。有一天,他一定要桃花夫人說出不說話的道理來,桃花夫人萬般無奈,才淚流滿麵地說道:“我一個女人,卻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麼話可說的?”楚文王道:“這都是蔡侯的過錯,我當為夫人報仇。”於是興兵攻打蔡國。直到蔡侯將所有的財寶全部送給楚國,楚文王才罷兵。
《左傳》中說:“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意思是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力能勝任當然可以進取,力量不足時,就要退讓。不量力而行的人,都沒有好的下場。息侯不顧自己力量的弱小,出兵攻打鄭國,又用“借刀殺人”之計,使蔡侯成為楚國的階下囚。沒想到既打不過鄭莊公,又被蔡侯如法炮製還以顏色,最終息侯是害人害己,這就是不自量力的後果。
世間事情,不是說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你得考慮各方麵的情況,要比較雙方的力量大小,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如果這都不明白,那麼不僅是“夫人”保不了,生命也會保不了的。
2.適當退守,以退為進
在適當的時候,學會“退”不是屈服、軟弱,而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退可改變現狀、轉危為安,退是一種戰術,也是一種戰略,更是高調做事的必然要求。
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曾在國外流亡,輾轉來到楚國,楚成王把他當做國君一樣的貴賓對待。一天,成王在為重耳舉行的宴會上問道:“公子要是回到晉國當國君以後,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考慮了一下說道:“如果托您的福,能夠返回晉國,有朝一日不幸兩國軍隊在中原相遇,我將後退三舍回避您,以報答今日的盛情。若這樣做還得不到您的諒解,我也就隻有驅馬搭箭與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采納中軍元帥先軫的計謀,離間了楚國與齊、秦的關係後,又離間了曹、衛與楚的關係。楚國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軍北上,征伐晉國。
晉文公見楚軍逼近,便下令晉軍後撤九十裏(古時一日行軍三十裏為一舍,九十裏即為三舍)。晉軍後撤引起將士不解,他們認為,晉國之君躲避楚國之臣,這是一種恥辱的舉動。何況楚軍在外轉戰多時,攻宋國一直不能克,士氣已經衰竭,晉軍不應後退。
其實,晉文公下令退兵九十裏,一方麵是為了實現諾言,更重要的還是軍事上的需要,想以此法來激勵晉軍將士,同時也使晉軍避開楚軍的鋒芒,進一步養成楚令尹子玉的驕橫情緒,然後選擇有利的時機和地勢同楚軍會戰。
果然,晉軍撤到城濮後,宋、齊、秦等國也分別派來了軍隊,支持晉文公的行動。而在楚軍中,一些將士見晉軍撤退九十裏,也主張就此撤軍返楚。但是,子玉卻堅決不同意,他認為,晉軍的後撤是懼怕楚軍的表現,於是率領楚軍緊追不舍,一直到城濮的一個山頭下才駐紮下來。結果,城濮一戰,楚軍被晉文公打敗。
以退為進也是現代商戰爭霸中的重要謀略。美國著名企業——美國鋼鐵公司就曾成功地運用這一謀略反敗為勝。
眾所周知,美國鋼鐵公司是在1901年由三家鋼鐵企業合並而成的巨型企業。20世紀50年代,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到了60年代,日本鋼鐵公司占了上風,奪走了美國鋼鐵公司在世界鋼鐵界的魁首地位,美國鋼鐵公司屈居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