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我心狂野(2 / 2)

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施蟄存的敏銳,以及他挖掘人物內心的功力。也許施耐庵留下這個矛盾點原本就是有意為之,他隻是不願意親手破壞石秀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因為他實在是太喜歡這個人物了,便隻好以此種隱晦的筆法,讓有智慧的後人自己去解讀。

的確很有智慧的施蟄存作出了自己的解讀,但這似乎又不是對原著的注解,而是借石秀之手完成了他本人對性欲與嗜血的解讀。這一手法與大衛·林奇是多麼一致!時空相差如此懸殊的兩個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巧合?難道在他們心中都潛藏著狂野的衝動,隻能通過創作來釋放?作為二度創作者,是否都隱藏著這樣的傾向呢?筆者有此一問,是因為類似這樣的巧合可是所在多有、不止一樁。比如,法國的時裝設計師Agnes b就曾有過類似的遭遇,但她不是被一個而是一群藝術家,如此這般地解讀過。

問題出在Agnes b自己身上,她太喜歡跟藝術家合作了,喜歡玩兒感覺,可能是心中還存著文藝青年的情懷吧。1986年,她出麵張羅了一個攝影展,邀請了64位世界各地的著名攝影師,讓他們以各自的視角,表現她那款盡人皆知的設計——按扣針織開衫。這個1979年推出的款式,幾乎成了Agnes b設計風格的象征——簡潔、中性。因為簡潔,所以不退流行,到今天還在賣;因為中性,所以適合任何人,無論男女還是老少。據說,這款衣服迄今累計銷量已達到法國總人口數的一半,以至於被稱為法國的“國民製服”,但其實它的銷售範圍遠遠不止法國,可說是服裝史上很傳奇的一款。

Agnes b之所以會辦這樣一個展覽,據她自己說,是因為她發現這款針織開衫,被各種不同類型的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穿著,她想看看如果再加上攝影師創作這個因素,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景象。不同的攝影師會以怎樣不同的視角來呈現這款衣服以及穿著它的人。

結果64位攝影師拍出的照片果然是五花八門。由於這些攝影師來自世界各地,所以他們的拍攝對象也是各個種族各種膚色都有,而且男女老少不一而足。可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所有這些照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性感。無論拍攝對象是什麼樣的人,攝影師都不約而同地讓他們將這款按扣針織開衫穿得無比性感,致使大部分照片都充滿了強烈的性暗示。

我不知道Agnes b本人對這些照片是怎麼看的,也許她不認為這算性感,也許她不在乎,也許這就是她想要的。但不管怎樣,這畢竟不符合Agnes b一貫的設計風格,也與這款衣服給人的感覺大相徑庭。Agnes b曾多次對外宣稱,她崇尚的風格就是簡潔與簡單(clean &simple),她追求的是“超脫時尚”(out of fashion)。對於這款扣子超多超密的針織開衫,她自己解釋說,其設計靈感來源於文藝複興時期的凡爾賽風格。說到那個年代,我想沒人會將它與性感掛鉤。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這款簡潔中蘊藏繁複的按扣針織衫都與性感無關。那麼,這群攝影師為何如此不約而同地將它作性感解讀呢?為什麼這個外表看上去並不性感的款式,在藝術家們的眼中,卻有著如此強烈的性感意味呢?這64位攝影師是否與施蟄存和大衛·林奇有著同樣的心理?難道他們是要借助Agnes b的針織衫來釋放他們的心中狂野?

施耐庵、石秀、施蟄存、大衛·林奇、尼古拉斯·凱奇、Agnes b以及64位攝影師,這處於不同時空的一幹人等,卻在性感這回事上,有了如此相似的交彙,可見性感之美同樣具有普世的內涵。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每次翻看Agnes b的開衫寫真集,都會想起施蟄存與大衛·林奇,《石秀》與《我心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