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感動經營(1 / 1)

“感動經營”——這是日係百貨公司的塔尖高島屋百貨所倡導的經營策略,它就像迄今已沿用170多年的“高島屋四店規”一樣,成了這個高檔百貨品牌的標簽,讓你一想到它就會想到高島屋百貨。

高島屋、三越這類高檔百貨公司,均起源於江戶時代的高級和服店,那時它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貴族,也就是那些被德川家康扣留在江戶的藩王及其家屬們,因而它們本來就不乏尊客意識。諸如免費送貨上門,免費接送顧客等日係百貨公司所特有的手法,都是由它們始創的。從“以客為尊”的傳統,演變為“感動經營”的策略,必有貫穿其中的內在脈絡。這個脈絡就是:隻有尊重,才會感動。

這裏要講的,就是一個由尊重而感動的真實故事。

台灣有個年輕小夥兒,不到30歲就結了兩次婚,成了三個孩子的爹。為了多掙點兒錢,大學畢業的他放棄了職場自己創業。好在他有一種自創的鐵絲編織手藝,用一根鐵絲,完全不會弄斷,卻能編出任何物品或文字。客人隻要拿出實物或照片,無論多麼複雜,他都能做出惟妙惟肖的模型。起初,他在夜市擺地攤,雖然產品有人認同,生意也漸有起色,但擺地攤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錢也賺得不多。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

當時台灣高島屋的日籍總經理(按時間推算應該是新畑壽一)有一天去逛夜市,正好看到他的攤子,當即被其獨特的產品吸引,尤其喜歡這種現場製作的手藝。對於在地攤上能見到這樣的東西,這位總經理感到有點兒匪夷所思。當他通過翻譯了解到小夥子擺地攤的原因後,非常感動,當即邀請他進高島屋百貨設專櫃,還特批他12%的優惠扣點(按慣例是20%)。這在高島屋的曆史上可是從未有過的。

請不要小看這一舉動。對於滿是奢侈品牌的高島屋來說,每一尺櫃位都是極金貴的,就算知名品牌也未必能擠得進去。身為堂堂高島屋的總經理,那在全球百貨業都是排得上號的人物,竟然從地攤上找供應商,還給予扣點優惠,這實在是超越常規、極其大膽的舉動。想必是有什麼東西深深地觸動了他,也許是小夥子擺攤時的手藝和神情,也許是年輕人負擔家計的勇氣與擔當……

當然,感動之外也不排除有生意上的考量。總經理大概是看中了小夥子的東西夠獨特,這種當場製作、立馬成活兒的方式夠氛圍。在大牌林立的奢華賣場中,點綴上這麼一個另類又不出格的專櫃,不正符合那些都市精英們的喜好嗎?而這又何嚐不是一種獨到的商業眼光呢?

事實證明總經理的眼光確實獨到。小夥子非常爭氣,第一個月就有幾十萬台幣的營業額,算是一進場就站穩了腳跟。即便是大品牌,也未必個個都能做到這一點。他後來又陸續開了三家直營店,月營業額已超過百萬新台幣。小夥子終於脫離了練攤兒生涯,事業從此走入正軌,人生也上了一個台階。所有這一切,都以總經理的“夜市相邀”為契機。因此,每當談起這幾年的創業經曆,小夥子總是感慨良多,除了總經理的知遇之恩,讓他一直銘記在心之外,一位顧客給他的觸動,也同樣令他難以忘懷……

那位客人是個重型摩托車愛好者,請小夥子為自己的車子做模型。但他不是像其他客人那樣,隻是簡單地拍一兩張照片給他製作,而是把每一個局部的細節都單獨拍照,並注明它們的尺寸和相互位置關係,甚至細到每個外露的螺絲都標示清楚。洋洋灑灑幾十張,按順序編號並裝訂成冊,那簡直就是一本摩托車寫真集!小夥子事後說,他當時完全被這位客人的認真勁兒給震撼了!這種超乎常人的一絲不苟,對他既是信任又是挑戰。他也盡心盡力,做出了一個非常逼真的模型。

當我看到那個重型摩托的模型時,我也徹底被震撼了!在小夥子的手中,鐵絲竟然有了如此完美的表現力。每個細節都做得那麼精準到位,使這個立於掌心的小小模型,完全傳達出了重型摩托的威猛氣勢,我仿佛聽見了那恐龍低吼般的馬達轟鳴。你根本無法想象,那是用一整根沒斷開的鐵絲編織而成!

對小夥子來說,這次製作的意義已然超越了一單生意的範疇,客人和他都把心融入了那部可愛的重型摩托。客人的認真,表達了對他的信任,這使他在起步的艱難階段,建立了信心和勇氣。客人感動了小夥子,小夥子感動了總經理,總經理其實感動了我們大家。在這連環感動的背後,我讀到了兩個字:尊重。對用心的尊重,對勞作的尊重,對手藝的尊重。大到名商巨賈,小至販夫走卒,技藝麵前人人平等。不以豪巨而豔羨,不以卑小而輕忽。這大概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社會境界吧。

倘真如此,這個社會豈不到處充滿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