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解脫(4)(1 / 2)

胡太後神情凜然地背轉身子,說道:“我要睡了!”

一個宮女卻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來,說:“太後,永泰公主不見了!”

在少林寺譯經堂,道房滿頭大汗地跑進來,說:“師父,永泰公主到了!”

跋陀驚詫不已,道:“怎麼?不是明天隨太後一起來嗎,怎的說來就連夜來了?”

道房說:“師父走後,鄭儼又接到宮中密信,逼迫胡太後務必按照原計劃,在今夜暗害公主。多虧一個好心的宮女報信兒,我和六公公幫公主越牆而逃,半路上遇到送師父的轎子返回。那些轎夫正是聽六公公使喚的年輕太監,他便讓轎子轉回頭,請公主坐上,一路小跑地把公主送到我寺,剛剛安頓在慈雲庵了!”

跋陀駭然說:“六公公呢?”

“他熄了為轎子帶路的三盞燈籠,要我在黑夜掩護下領著轎子快走;隻剩下一盞燈籠亮著,隨他上了北山;燈籠招招搖搖,把尾追而來的鄭儼和宮中侍衛都引到北山上去了!”

在北山,六公公知道,他要給這個世界做個了斷的時候到了。

自從他十四歲那年,在人販子手中,經受了人間最殘酷的屈辱和折磨,“淨身”入宮,已經過去了二十五個春秋。他先後侍奉了三代皇帝與他們的後妃、皇子和公主,已經見慣了不屬於自己的榮華富貴,侍候夠了不屬於自己的後宮佳麗。他甚至當過宣武帝寢宮裏的當值太監,往皇上的龍床上背過剛剛出浴、一絲不掛、僅僅用絲綿薄被裹著、有時還要在肚臍眼裏塞著麝香供皇上享用的裸身嬪妃,而且必須守候在能聽見龍床上發出聲音的地方,傾聽那聲音是否正常。他是在一位閱曆豐富的侍寢太監多次帶著他進行了這種傾聽的訓練之後,才終於懂得在他聽起來好像是要鬧出人命的呻吟和叫喊才是正常的聲音。這種奇特的聲音曾使他心驚膽戰、百思不解,也使他血脈賁張、浮想聯翩。但也正是龍床上發出的聲音給他帶來的心靈震撼,讓他徹底摧毀了自己活在這個世上的合理性,使他知道自己已經被這個世界打入了另冊,被自己所屬的人類列為異類,是被排斥於這個世界、僅僅為給皇家內宮提供安全服務而被迫取消了性別的一個殘缺的生命。

他要活著,就必須學會自輕自賤,察言觀色;學會插科打諢,或是裝傻充愣。他之所以在十六歲上就被孝文帝指定為禦前太監,是因為孝文帝為了推動漢化政策而遷都洛陽的計劃受到皇室、尤其是老臣阻撓的時候,卻忽地聽見,小六子調教的小鸚鵡在後宮勇敢而響亮地用洛陽話向他歡呼:“洛陽洛陽,萬事吉祥!”而且,孝文帝知道,小六子還有一個絕活兒,就是十分精彩地模仿狗咬架的聲音,那原本是一條老狗和一條小狗之間的衝突:老狗用沉悶而權威的聲音教訓小狗,小狗用清脆響亮的叫聲做出反叛的回應;老狗撕咬著小狗不放,小狗發出尖厲的哀鳴落荒而逃。年輕的孝文帝聽了,用他潔白、整齊的牙齒緊咬著一個微笑,感歎說:“還是老狗厲害啊!”下一次,小六子又學狗叫,就變成一群小狗爭先恐後地“汪汪”著,一擁而上地圍攻老狗,老狗無奈地哀嚎著且戰且退了。而他贏得胡太後的青睞,是在他偶然替代一個隨侍太監為太後侍膳的時候,上百種菜肴擺滿了一桌,胡太後的眼神向餐桌上一掃,他就準確無誤地把太後最愛吃的菜肴一一移到她的麵前了。當然還有,他能不動聲色地讓太後聽到使她潸然落淚的木笛聲。

然而,這一切都到了徹底了斷的時候。

他必須表現一次存在於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正的自己,他還是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但他突然想起,太監死去時,是要帶上早已被割掉、風幹、由家人保存著的“命根兒”入土的。這叫“骨肉還家”,到了來生再做一個健全的男人。但他從小就沒有家的記憶,不知道家在哪裏,沒有家人替他保存“命根兒”。他的“命根兒”丟了,不知道來生還能不能找到它。眼看著鄭儼率兵士、舉火把追過來了,他想起了跋陀與道房,便從提燈少年的手中接過燈籠,讓少年在漆黑的夜色中潛入叢林,向少林寺跋陀禪師稟報他脫離苦海的消息,然後便挑起燈籠,向懸崖上攀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