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解脫(3)(1 / 3)

麵對鄭儼心懷恐懼的規諫,胡太後露出淡定而嘲諷的微笑,問道:“侍郎何以如此驚慌?”鄭儼說:“昨天晚上,我去拜見太後在瑤光寺修行的姑母,她老人家說,永泰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光是給她提親的就有好幾家。擁兵自重的禁衛軍左衛李大將軍,曾是永泰外祖高肇副將的車騎吳大將軍,都曾多次請太後的姑母出麵說項,為他們的兒子向永泰提親。隻要永泰活著,太後就不能不叫她出嫁,不管她成了誰家的人,都不能管住她的嘴,不叫她捅出什麼不好受用的情事來!”

胡太後又聽得心亂,就撩起輕紗幔帳,一絲不掛地跳到地毯上,拉開窗簾一角,向鳳陽樓那邊張望。一縷陽光透進來,明晃晃地照在她白花花的身上。鄭儼看得興起,就從榻上跳下來,又抱住太後,放倒在地毯上輕狂。太後嬌聲說:“你怎的這般好身手,你不怕掉腦袋了?”鄭儼說:“見了太後白白嫩嫩的好身子,就顧不上自己脖子上的破瓦罐了!”說著,又在太後身上大動。太後急喘著問:“那酒那酒……真的真的……是好酒嗎?……”

二十九、百鳥歌會

胡太後與鄭儼睡了午覺,又在佛龕前焚香祈禱:

“請佛祖恕我,箭在弦上,不可不發了!”

忽有宮女稟報:“少林寺方丈跋陀大禪師求見太後!”

胡太後站起身,對鄭儼說:“你且回避一下,沒有我發話,不可動手!”

在逍遙樓門前,老跋陀與道房正小聲嘀咕。

道房說:“師父,聽說太後定下的事情,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可憐的永泰公主,怎能搭救得了?”

“我昨日一夜無眠。”跋陀說,“心裏想的不是今日的太後,而是二十八年以前的阿華,那個天真爛漫、美麗如花的小阿華。小阿華在世俗凡塵的路上走遠了,在皇家的深宮中迷失了,我們如能把她找回來,哪怕隻回來一會兒,世上就會多一道亮光,永泰也就多了一個化險為夷的希望。我們就抱著這樣的意願,竭盡心力吧!”他又叮囑說,“你速去那邊柳樹下,待會兒,用木笛吹出黃鷺求友之聲。”

道房剛離去,胡太後已含笑迎出門外,上下打量著跋陀說:“你就是跋陀大禪師啊,我多次聽宮中老人說起您呢!”跋陀拱手接話:“老僧頃接懿旨,太後明日要駕臨小寺,實在是小寺之大幸,特來拜見太後!”胡太後將跋陀領進逍遙樓前廳落座,又顧盼跋陀說:“大禪師,我看你好生麵熟!”

跋陀伸長脖子,湊到近處,上下打量著胡太後。

“哎呀!老僧見了太後,也恍然想起一位小姑娘。”

“小姑娘?”

“當年貧僧在臨洮鄉下做佛事,見過一位小女名叫阿華……”

“啊!阿華?”

“阿華在花園裏玩耍時,一個小家童用繩網罩住了一隻小鳥,將小鳥裝在一個銀絲籠裏送給了阿華,小鳥有金黃色的羽毛……”

“那是一隻黃鷺鳥。”胡太後忍不住接話說,“阿華是隨祖母在鄉下長大的。每在小麥黃熟時節,她都會看到黃鷺鳥從天外飛來,在田野上、在綠蔭下聲聲啼叫……”

“太後還記得黃鷺鳥的叫聲嗎?”

“記得,記得的!”太後快意地用絲巾遮嘴,學鳥啼,“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跋陀也像一個老頑童似的與太後應和。

太後歡暢大笑,感歎說:“大禪師也學得黃鷺的叫聲?”

“天籟之聲,豈能忘懷!”

“請大禪師說下去,那阿華把黃鷺鳥怎麼樣了?”

“阿華是一位心懷慈悲的小姑娘,她望見鳥兒在籠中掙紮,不禁掉下眼淚,對鳥兒說,莫怕,莫怕,我要放你回家。她就打開籠子,又對鳥兒說,快快飛去吧,你爹你娘正在想你呢!……”

胡太後潸然落淚說:“阿華雙手托著鳥兒,送鳥兒飛向了天空……”

“那時候,老僧正在花園裏為胡司徒講經。”

“那時候,我就是那個阿華。”

“哎呀,老僧糊塗!”跋陀故作不勝惶恐狀,“觸犯了太後兒時的名諱,請太後恕罪!”

“大禪師未忘阿華,何罪之有?阿華久居宮中,倒是把那個阿華給忘了!”

“聽啊,太後,黃鷺鳥又在叫您了!”

胡太後側耳傾聽。

田野裏果然傳來黃鷺鳥的啼叫聲:“咕咕,咕咕!……”

“太後聽見了嗎?”跋陀說,“這些小生靈未忘阿華當年的恩德呢!”

胡太後用絲巾拭著淚水,說:“我們去看看鳥兒們好嗎?”

跋陀搗蒜一般地點著頭說:“甚好甚好!”

跋陀隨胡太後出了逍遙樓,來到閑居寺內的禦花園中。這時,太陽西斜,滿山蒼翠,道房仍悄然守候在柳蔭下。跋陀喊叫道:“道房,快來拜見太後!”道房趨前,正要匍匐而拜,胡太後急忙攔住說:“師父免禮吧,別叫這嵩山、潁水、綠樹、紅花笑話咱做人的禮數太多,做人太累!”跋陀說:“道房,太後駕幸嵩山,你應送上天籟之音,為太後淨心才是!”胡太後說:“還是大禪師知我,我來嵩山,就是要看看天然自在的景致、聽聽天然自在的聲音、做一個天然自在的人兒啊!”

胡太後與跋陀走著說著,在觀景亭上落座。

跋陀問:“道房,木笛可引來黃鷺鳥的叫聲嗎?”

道房說:“但可一試。”

跋陀又問:“可學百鳥之聲嗎?”

道房說:“也可一試。”

胡太後高興地說:“那就辛苦道房師父了!”

道房隱入柳蔭吹笛,作黃鷺求偶、求友之聲。惹得山穀裏的黃鷺鳥遙相呼應,紛紛飛入閑居寺柳蔭,遠遠地圍著胡太後鳴唱不已。胡太後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