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越過雪山(1 / 2)

老紅軍張清義離開我們一年多了,他的突然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使延安的少年兒童失去了一位關心他們成長的慈祥有趣的校外輔導員,使我們的宣傳戰線失去了一位優秀的延安精神宣講員。張老走了,他是突然離去的。幾天前他還給外地來延安參觀學習的人們做傳統教育報告。那天,他還像平時一樣,穿著草綠色的舊軍裝,像年輕人一樣昂奮而激動,像戰士一樣大聲疾呼紅軍為什麼能走出草地,翻過雪山?紅軍雖然沒有飯吃,沒有衣穿,但紅軍戰士的心是熱的,人人心中有理想,個個頭上頂紅星,打土豪分田地,打日本救中國,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他講到興奮時,總要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振臂高呼。

他像一根火柴,努力爆發出火花點燃人們心中的希望;他像一團烈火,燃燒得那樣的熾熱絢麗,照亮每一個聽講者的心靈;他像一道閃電,以奮不顧身的強烈光芒,激發起每個人的崇高與正義的情緒;他像一口敲響的洪鍾,時刻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前輩創業百戰艱;他像一支蠟燭,隻求照亮別人,不惜耗盡自己……老紅軍張清義同誌1921年生於四川省閬中縣石龍鄉,1933年2月參加紅軍,193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先在紅四方麵軍31軍93師277團1營當戰士,抗口戰爭時期在129師政治部任宣傳員、宣傳隊長、政治教導員等職。

他跟隨部隊兩次過草地,三次爬雪山,經曆了長征的嚴峻考驗。參加過上黨戰役、百團大戰、臨汾戰役,多次負傷,屢立戰功。建國後他被授予“人民功臣勳章”和“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勛章”。1957年轉人地方工作,1964年病休由甘肅張掖回到延安。36年來,他又在宣傳和弘揚延安精神的新的征途上,為人民拚搏奮鬥,實踐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人黨誓言。80歲的老人,他並不覺得自己老。

他幾十年如一日,認為自己仍然是一名戰士,仍然在舉步長征,仍然是在翻越雪山,跨越草地,仍然在同“敵人”的圍追堵截做不屈的鬥爭……當他一登上講台,麵對著的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是年輕的解放軍戰士或外地來延安參觀者,他都感到自己又進人了陣地,感到話筒就像手中的武器,覺得自己的話音就像打機槍,講得聲音越高,節奏越快,火力就越硬。於是他講演起來,就像呼口號一樣,比年輕人的聲音還洪亮。

此刻,他周身每一個細胞都緊張地動員了起來,激情如同一位詩人,不斷地激發起雷鳴般的掌聲。一次次的掌聲響起,是他最幸福的時刻。那情形,就像在戰場上聽到了衝鋒的號角和勝利的歡呼,就像久旱聽到了落雨之聲的農民那樣,欣喜若狂。站在講台上麵對那一張張激奮的麵容演說,那是張清義老人晚年生活的理想,也是他生命的最高境界。1967年,即回到延安之後不久,傷病剛剛穩定,張老開始了他的第二次長征一一宣傳、弘揚延安精神。

他先後應聘擔任延安市區14所小學的校外輔導員,擔任延安市革命傳統報告員、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兼職教授及解放軍陸軍學院、空軍導彈學院、空軍工程兵學院的校外政治教員。

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革命傳統教育報告,成為人們心目中一株革命青春永駐的大樹。1280多場(次),30多萬人(次足以抵得上一次長征。講演結束了,他在一片掌聲之中,靜止下來。當他靜止下來,像戰鬥結束了一樣,經過了全身心的投人之後,精神和身體一下子都放鬆下來,他感到自己的心髒是那樣的疲勞,周身每一處都難以負重。隻有這種時候,當他演講完坐下來的時候,他感到自己老了,這是他最不願意承認的一件事情。這時候,他才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而且重病纏身,體力已經遠遠不如從前。走路時兩腿像走在草地泥沼上一樣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