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民心目中有兩位功勳卓著的人物,一位是劉誌丹,另一位就是謝子長。紀念建黨80周年,北京舉行大型圖片展,選取在新中國創建中做出巨大貢獻的88位先烈的照片,劉、謝二人赫然陳列其中。正是在舉國上下慶祝黨的生日之際,中共子長縣委、子長縣人民政府在瓦窯堡謝子長將軍陵園內隆重舉行“謝子長革命事跡陳列”開展儀式,這不僅是子長縣,也是延安市乃至陝西和西北地區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謝子長將軍的兒子謝紹明不顧年邁有病攜夫人和子女由北京回到故鄉,看到陵園整修一新,綠化很好,又辦起了一個全麵生動地反映將軍革命事跡的品位很高的展覽,看到家鄉的麵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人民生活也富裕起來,感到格外高興。謝子長將軍是陝北人民的革命領袖,是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全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是我們共產黨人不朽的楷模,在西北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他一生執著地追求革命真理。還在學生時代,他就積極參加五四運動,立誌救國救民。1920年他懷著變革社會、報效祖國的雄心壯誌考人山西太原學兵團學習軍事。1924年畢業後回安定興辦民團,竭盡全力“除豪霸、振衰弱”。為了尋求革命道路,1925年又赴北平、天津等地考察,並加人中國共產黨。回到安定後,在陝北黨組織的領導下,組建農民協會,發動農運,領導人民群眾懲除貪官汙吏、土豪劣紳,被人民稱頌為“謝青天”。我們今天的青年人,很難想像當時的社會狀況,很難想像一個有誌青年,一個信仰馬列主義,立誌改造社會,報國於貧弱,解民於倒懸的地下共產黨員,麵對國民黨的反動黑暗統治,麵對刀光劍影的白色恐怖,要實現革命理想該有多麼艱難!謝子長同他的戰友們一道,在鬥爭中表現廣自己的非凡。
他的許多動人的故事反複地證明了他有著堅定不移的革命意誌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大革命失敗後,他與唐澍、李象九等人在中共陝西省委的領導下,發動和組織領導了著名的清澗起義,在西北地區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接著又參加了渭華暴動的組織領導工作。這兩次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但它為創建西北工農紅軍和根據地培養鍛煉了一批幹部,在西北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不朽的篇章。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世界奇跡,而創造這奇跡的,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無數革命先烈。那是一些精神高尚而無私無畏的人。我們今天的青年,如果不真正了解那個時代,就很難理解那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那是水深火熱之中煎熬出的民族反抗與振興的魂魄。謝子長是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一位。
他胸懷坦蕩,忠於革命,忠於黨。
他與劉誌丹、閻紅彥、習仲勳等一起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開辟了陝甘革命根據地。然而,革命的艱辛並不僅僅來自敵人營壘,來自內部的阻力,往往更要命。謝子長經受了這樣的考驗。執行“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杜衡,曾兩次錯誤地撤銷了他的遊擊隊總指揮職務。
在蒙受冤屈之際,他從高度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出發,繼續從事兵運工作,並於1933年毅然奔赴抗日前線,到察哈爾吉鴻昌將軍領導的抗日同盟軍工作。抗日同盟軍失敗後,1933年底,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委任他為西北軍事特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