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謝子長將軍(2 / 2)

他回到陝北後,在馬明方、馬文瑞等領導的地方黨組織的配合下,恢複了紅一支隊,組建了陝北遊擊隊並親任總指揮,帶領陝北遊擊隊和紅26軍紅3團英勇戰鬥,粉碎了敵人對陝北蘇區發動的第一次軍事“圍剿”,組建了紅27軍。隨後,他與劉誌丹同誌一道在陝北特委的倡議下,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統一了兩支紅軍的指揮,使兩塊蘇區聯成一片,成為黨中央和各路紅軍北上抗日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共產黨人的本色,最集中地體現於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上。

他們來自人民,同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係,與人民群眾精神是緊密相聯的。謝子長將軍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他熱愛人民,處處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重。大革命時期,他積極創辦農民協會,發動農民運動,領導群眾反對土豪劣紳欺壓和高利貸剝削,處處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

他強調軍趴要保護民眾利益,對部隊規定了嚴明的紀律。

他說,我們是老百姓的兒子,革命就是為了老百姓,我們時刻不能忘了老百姓3要愛護他們,給他們辦好事。

他率領部隊活動過的地方,流傳著不少子弟兵與老百姓同甘共苦的佳話,深得普通戰士和人民群眾的由衷愛戴。陝北地區至今流傳著歌頌他的民謠:“陝北遊擊隊,老謝是總指揮,打倒土豪分田地,人民熱愛你。”在他的精神帶動和鼓舞下,謝家全家三代投身革命,先後為革命犧牲了9人。滿門英烈,譽滿西北。可以說是把全家獻給了人民解放事業。謝子長同誌是子長縣人民的光榮,也是全西北人民的驕傲。自古以來,高風偉業與日月同輝,似江河行地,謝子長將軍光輝的一生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他犧牲後,毛澤東同誌曾先後三次題詞,高度讚揚他的革命精神;鄧小平同誌為謝子長烈士陵園題寫匾額;江澤民同誌為謝子長傳記題寫書名。許多革命前輩都為謝子長將軍題了詞。這次展館建成,謝子長將軍的親密戰友,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同誌又欣然題寫了“謝子長革命事跡陳列”的館名。今天,人們又將謝子長同誌革命活動期間遺留下來的珍貴資料和文物搜集整理展出,目的就是要告慰烈士英靈,教育激勵後人。我們年輕一代,可以從這些曆史遺物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謝子長將軍橫刀立馬、馳騁疆場、身先士卒、英勇善戰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更加真切地體味到謝子長將軍獻身革命、義無反顧、熱愛人民、鞠躬盡瘁的崇高思想境界。我們緬懷謝子長將軍的豐功偉績,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思想品格,不斷改造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繼續先烈未竟的事業。餘有詩《謝子長將軍之歌》日:白玉山高花滿坡,秀延河畔英雄多。太原兵學淩雲誌,桑梓團練懲腐惡。槍響清澗起兵暴,聚義渭華飛浩歌。血染西北紅一片,將軍威名壯山河。2001年8月8日於延安